中共九江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1年01月15日

  (上接一版)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健康九江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高标准建成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九江样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质量居于全国前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平安九江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发展新局面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4.“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思路,对标对表“五个奋勇争先”更高要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推进发展争先、生态优先、创新领先、开放抢先、民生为先、实干当先,加快建设具有九江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在更高层次把九江打造成江西江海直达开放门户城市、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国际山水文化旅游城市,奋力描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的“九江画卷”。

  5.“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实现二〇三五年美好蓝图,“十四五”时期至关重要,要确保开好局、起好步,为与全省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是:

  ——经济发展量质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持续走前列、沿江同类城市居上游,到二〇二五年经济总量力争进入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前60强。创新驱动成效明显,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以十大千亿产业为主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万亿临港产业带,区域竞争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改革品牌。不断扩大双向开放,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江海直达区域航运中心为核心的开放优势更加凸显,力争投资消费市场和进出口总额在全省领先。

  ——生态文明形成示范。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取得新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绿色发展模式在全国形成示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水体质量、空气优良率、单位GDP能源消耗降幅、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等指标位居全省领先水平。

  ——城乡融合协调发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取得重大突破,中心城区能级明显提升,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县城和小城镇人口集聚服务功能得到新加强,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县城和中心镇。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更大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协调性显著增强。

  ——文明新风日益浓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作用更加明显,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取得更大成果,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分配结构明显改善,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进一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加快实现。

  ——治理效能明显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法治九江、平安九江建设取得新成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国家级试点成功,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三、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在创新型九江建设上迈出新步伐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创新作为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技强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联动、多领域互动的系统性创新,加快迈入创新型城市行列。

  6.坚持人才优先发展。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培育产业创新领军人才。大力实施“千亿产业领军人才”培育工程,着力推动“双百双千”人才工程、“浔才浔商回家”计划更多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聚焦,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带动技术提升、管理提升、营销提升,引领重点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充实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力量。坚持大学生落户“零门槛”,完善创新创业激励措施,吸引集聚青年科技人才。强化市场导向、产业导向、创新导向,优化大专院校学科和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为全市产业发展不断输送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后备人才。引导鼓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落实人才新政30条,健全科创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柔性引进一批“周末工程师”“候鸟型人才”。完善各类人才在住房、医疗、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配套制度,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更好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积极性。

  7.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落实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完善技术攻关体制机制,努力形成更多自主创新成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确保R&D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科技金融和社会资本共同助力的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现有国家级、省级重点创新平台作用,加大学会服务站、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等科创载体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吸引更多新型科技研发机构落户九江。强化关键技术攻坚。积极对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广应用“揭榜挂帅”、择优委托等方式,力争在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新技术、有机硅新材料、高性能玻纤新材料、集成电路、高端精密制造等领域取得突破。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联合开展科技攻关。

  8.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进一步优化布局、完善机制,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创业潜力、创造动力。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持续推进“一南一北”“一东一西”“一县一园”等科创园区建设,大力推行“园区+平台公司+投资基金+产业+项目”运营模式,形成国家级园区创新引领、省级园区支撑有力、特色园区活力迸发的科创园区发展体系。加强市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建设,聚焦“产业聚集、企业服务、创业孵化、人才发展”四大功能,推行“人才+资本+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一批服务人才投资、孵化、就业的综合平台。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市县联动和部门协同机制,促进创新资源优化整合。健全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激活各类创新要素。全面优化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发明专利质量,提高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成效。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全面推进管理创新,及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大力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四、加快打造十大千亿产业集群,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迈出新步伐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十大千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9.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聚焦“短、断、散、弱”等突出问题,实施全产业链打造工程,增强本地产业协同配套能力,力争3∽5年十大重点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全部过千亿元。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搭建产业共性技术平台,着力补齐有机硅新材料、高端聚烯烃、玻纤机织等关键领域基础部件短板。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产业链条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实施优质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和“独角兽”“瞪羚”企业,打造一批百亿级龙头企业和税收过亿骨干企业,力争百亿级企业和产业园突破10家,税收过亿元工业企业突破30家。大力推进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新增10家主板上市企业。

  10.再造九江工业新辉煌。坚持集群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加快工业强市建设步伐。聚焦石油化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五大制造业,做大产业规模,壮大产业集群。石油化工产业,重点发展石油基础化工、精细化工,打造芳烃产业链,建成千万吨级炼化一体产业基地。纺织服装产业,完善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到设计、创意、展示、交易等服装家纺全产业链。装备制造产业,以船舶制造、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无人汽车、汽车零部件等为主导,招大引强、补链壮链,打造一批特色装备制造基地。电子信息产业,着力打造拉丝、电子布、覆铜板、线路板、电子电器、LED等产业基地,积极融入万亿级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带。新材料产业,着力培育放大化工新材料、纺织新材料、有机硅新材料、玻纤新材料、金属新材料等产业特色优势,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打造全国新材料发展示范区。持续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实施“关停并转搬”,提升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管理效能,创建一批省级、国家级“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互联网+先进制造”示范项目,打造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倍增计划,聚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生命健康、节能环保等前沿领域,谋划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培育未来发展新引擎。

  11.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战略机遇,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平台化、绿色化转型。积极培育数字金融、数字文创、数字贸易等现代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互联网和现代农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数字产业化。以鄱阳湖生态科技城为主战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倍增行动,打造长江中下游地区数字产业化集聚区、产业数字化示范区和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5G、VR和物联网等新经济新业态。丰富数字应用场景。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培育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等服务新业态。建设高水平直播和短视频基地,积极培育“微经济”。

  12.推进服务业扩容提质。准确把握服务业发展新趋势,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培育发展研发设计和专业服务产业。针对“九江制造”研发设计短板,引进高水平工业设计和科技咨询、创业投资、创业孵化等专业机构,发展人力资本服务、现代供应链、检验检测认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服务业,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产业。大力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一批龙头物流企业,建设一批物流产业园区,打造区域性分拨中心,完善货运集散功能,降低物流成本,不断提升九江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承载力。巩固提升文化旅游产业。打响“庐山天下悠”旅游品牌,提升庐山旅游国际影响力,推动庐山西海向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迈进,新增一批5A景区。整合城区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景点,促进景区旅游、城区旅游、乡村旅游协调发展,构建“山江湖城”联动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挖掘九江多元文化特色,实施一批重大文旅项目,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加快把九江建设成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大力发展现代金融。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来浔设立区域总部和分支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金融创新服务。放大共青城私募基金小镇对全市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推动幸福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健身休闲、家政服务等产业,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13.打造高水平现代化产业平台。坚持规划引领、改革创新、集聚集约,加快各类产业园区改革创新发展。推动园区升级发展。深入实施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两型三化”管理提档提标等行动,大力支持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共青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容提质,积极推动各县(市、区)工业园区升级发展。开展“节地增效”行动计划,推进“标准地”建设,坚持“亩产论英雄”导向,不断提升投入产出水平。推动园区制度创新。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加强园区与行政区的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开发区赋权清单动态调整机制,赋予更大改革创新自主权。加快园区调区扩区步伐,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园区建设、管理、运营市场化改革,全面推行“园区平台+特色产业+标准厂房”建设模式,积极探索以全员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为核心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五、畅通经济良性循环,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迈出新步伐

  立足国内大循环,找准九江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坐标定位和比较优势,积极探索有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在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展现更大作为。

  14.精准扩大有效投资。聚焦“两新一重”,实施一批强基础、优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推动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结构持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加强“两新”基础设施建设。以物联网感知设施、高速智能信息网络、大数据中心、窄带物联网、千兆光纤、5G网络等为重点,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城市更新进程,合理布局建设轨道交通、快速路、停车场、城市安全等基础设施和养老托育、便民市场、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资力度。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对接国家高铁网络,开工建设昌九客专,推进长九池高铁建设,打造区域性高铁枢纽;加快九江至黄梅、彭泽至宿松、九江至湖口等过江过湖通道建设,推进彭(鄱)东高速等高速路网建设;加快推进G351国道改线、昌九大道二期等重大项目,着力构建以“十字”型高速铁路网为核心、以“两横五纵”高速公路网为主骨架、以省道国道干线为支撑的道路交通体系。加强庐山机场和通用机场建设,不断完善民航运输体系。围绕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重点推进江湖干堤和沿湖重点圩堤提标加固、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等重大项目,从根本上提高防灾抗灾能力。逐步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统筹推进油气管网、新能源等项目,建设一批支撑性电源点,着力构建现代能源保障体系。完善投资体制机制。全面推广投资项目“容缺审批+承诺制”改革,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压缩工程项目审批时限。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

  15.持续释放消费潜力。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着力打造长江中下游重要区域性商务服务中心、商贸物流枢纽和商业消费中心。合理布局城市商业设施和商业网点,建设一批高标准现代商圈、特色步行街,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消费的配套政策体系。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发展“夜经济”消费新模式,推广无接触交易服务,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开拓城乡消费市场。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16.积极推动外贸出口。推动电子电器、机电、纺织服装等传统出口企业增强竞争力,巩固拓展国际市场;支持星火有机硅、铅锌冶炼等优势出口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国际市场规模;扶持医疗物资等新兴出口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开拓国际市场。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申报国家级、省级外贸出口转型升级基地。推动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国际标准认证,不断提升品牌国际认可度。支持企业设立海外原材料保供基地、海外仓,布局营销网络,努力进入国际产业分工关键环节。

  六、加快深层次市场化改革,在打造“四最”营商环境上迈出新步伐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努力构建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营商环境。

  17.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推进政府平台公司收购、兼并、重组,加快上市步伐,发挥在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撬动作用,放大国有资产效应。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精准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救助纾困机制,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强化各级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制度,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18.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助力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健全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坚决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

  19.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五型政府”,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全面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扩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建立健全包容审慎的监管机制。不断完善“赣服通”市县分厅服务功能,推进“赣政通”平台建设,完善乡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功能,加快实现“一次不跑”“一网通办”“一链办理”。坚持和完善政府服务“不打烊”,全面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厚植“店小二”、保姆式服务文化,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高效化,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七、全力打造江海直达区域航运中心,在推进内陆高水平双向开放上迈出新步伐

  以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为契机,以打造区域航运中心为抓手,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方位高水平双向开放,将九江打造成为江西开放大门户。

  20.加快区域航运中心建设。紧紧围绕“江海直达、服务全省、辐射周边”目标定位,加快打造长江中下游货物中转集散中心、水运价格指导中心、运输交易结算中心。全力配合“一省一港”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九江港“一港五区”和鄱阳湖港区资源整合,推进港口集群发展。加快港区铁路专用线、疏港公路建设,形成结构合理、衔接顺畅、组织有效的港口综合集疏运体系。完善多式联运物流平台建设,加快引进航运物流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多式联运主体,大力发展江海直达船舶运输、集装箱运输和专业化运输,力争“十四五”期末,货物吞吐能力达3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150万标箱。整合各部门大数据资源,建设航运中心信息化平台,实现与上海、重庆、武汉等航运中心信息互联互通。培育发展航运交易、船货代理、航运金融、航运组织、海损理算等航运服务产业。完善政务服务、口岸通关、交易代理、金融保险、指数发布等功能,为航运企业、港口企业、代理企业、物流公司提供优质服务。

  21.强化开放平台支撑。提升开放平台功能,创新口岸通关模式,以高能级平台支撑高水平开放。推进九江综合保税区建设。充分挖掘和发挥综合保税区特殊政策、功能、资源等优势,加快发展出口加工、仓储物流、国际中转、研发制造、检测维修、转口贸易等业务,力争至2025年,九江综合保税区进入“全国50强”,进出口总额突破100亿元,成为“省内示范、区域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化综合保税区。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招引一批跨境电商龙头企业,积极开展跨境电商精准孵化、供应链担保等服务,力争至2025年,培育跨境电商龙头平台企业3家以上,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5个,具备一定规模的跨境电子商务品牌企业200家以上。推进指定口岸建设。做大做强粮食、肉类、木材进口指定口岸,加快推进水果、冰鲜水产、汽车整车等指定口岸申报建设。按照“一个口岸带动一个产业”的思路,引进培育冷链物流、检验检疫、加工配套、要素交易服务等口岸关联产业,发展壮大口岸经济。

  22.深化区域合作。主动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深度融入赣江新区、大南昌都市圈建设,探索建立赣鄂皖长江两岸合作发展试验区。开展精准招商、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探索以资招商、以商引资、以资引资,不断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大力引导企业“走出去”开展资源、能源等合作,积极对接进博会、赣台经贸会和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活动,持续办好“长江经济带·九江新产业新动能投资洽谈会”等重大开放活动,进一步扩大九江内外开放影响力。

  八、大力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持续优化,实现中心城区、县城和中心集镇协同发展,构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板块支撑和动力系统。

  23.优化城镇体系布局。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加快构建“一心两带三城多点”的城镇发展格局。“一心”,即中心城区,不断提升中心城区能级,增强发展承载力、产业辐射力和人口吸引力,凸显区域发展核心引领作用。“两带”,即沿长江、沿昌九城镇带,沿长江城镇带以沿江临港产业区为节点,推进港城融合、产城融合;沿昌九城镇带以昌九高速公路沿线城镇为节点,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发展集聚集群、创新创业协同协作。“三城”,即建设修水、瑞昌、都昌三个市域中等城市,加速资源集聚、要素集聚,推动县城人口规模达30万人。“多点支撑”,即充分发挥各地特色优势,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形成多层次、多节点的城镇体系。

  24.提升中心城区能级。大力推进中心城区“五大组团”建设,将赛城湖新城打造成“绿色生态、创新时尚、智慧互联、宜居宜业、全国一流”的花园式城市新区;高铁新区打造成为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城市文明深度融合的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城市新区;鄱阳湖生态科技城打造成为绿色生态示范区、科技创新引领区、体制机制创新区、数字经济集聚区;经开区要加快产业集聚,促进港城、产城融合,真正成为全市发展的“火车头”;老城区要进一步补足短板、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大力发展现代城市经济,推动中心城区形成功能配套完善、产业特色鲜明、组团畅通融合、运转协同高效的城市发展格局。积极推进瑞昌、湖口撤县(市)设区,推动人口向中心城区转移集聚。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积极探索“微改造”模式,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统筹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强城市路网、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利用,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着力增强城市抵御冲击和应急保障能力。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和住房保障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智慧九江“城市大脑”建设,推动资源、管理、服务向街道社区下沉,构建“五区联动、条块结合、齐抓共管、一网统管”的城市管理体系。

  25.加快县城和中心集镇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合理确定县城和中心集镇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县城和中心集镇协调发展。合理划分市与县(市、区)政府事权、财权和支出责任,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大力实施县域经济倍增计划,鼓励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因县施策,加快县域经济赶超倍增,力争所有县(市、区)经济总量排位在全省至少前移10位,实现全省十强县、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积极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中心集镇的集聚、生产、服务等核心功能。

  九、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迈出新步伐

  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出一条具有九江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26.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坚持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以工业化理念抓农业,推动现代农业精细化、智能化、集约化、科学化发展。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大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提高农业良种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壮大“两茶一水”等特色农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和特色农业品牌。发挥现代农业园区的要素集聚作用,加快“一乡一园”“一村一业”建设,创建一批高质量、有特色园区,力争新增1∽2家国家级农业园区,构建以国家级园区为引领、省级园区为支撑、市级园区为依托的发展格局。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27.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统筹村庄规划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巩固拓展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持续开展村庄整治和美丽宜居示范建设,进一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持续实施城乡供水、交通、教育、文化、卫生一体化,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完善多功能农村便民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28.深化农村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城乡分配格局,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产权明晰的股份合作新路子,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力争所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0万元,打造一批经济强村。持续深化农村供销社综合改革。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

  29.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制定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四个不减”要求,强化后续帮扶措施。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完善农村社保和救助制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完善提升农业产业扶贫保险、贫困人口返贫保险、边缘人口致贫保险等有效机制。协同推进城镇扶弱助困工作。

  十、持续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在“共抓大保护”上迈出新步伐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要求,以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巩固提升绿色生态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30.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全面推进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实现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提升;抓好长江和鄱阳湖排口溯源整治,推进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乡村污水治理;开展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试点,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和白色污染治理。大力推进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废物、工业固废处理等重大环保设施建设,推行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