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诗画 跃九江 相约在“九马” 2025年03月25日

  “全马”选手出发时的激情奔跑。(本报记者 欧阳海员 摄)

  老少跑友齐上阵。(本报记者 顾伟东 摄)

  欢乐跑冠军冲刺。(本报记者 李涛渊 摄)

  “补给站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本报记者 余 超

  在马拉松赛场上,运动员们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的身姿吸引着众人目光。然而,还有这样一处处特殊的存在,在默默地为这场赛事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那便是沿途的补给站。它们就像马拉松赛道上的能源枢纽,源源不断地为选手们输送前行的力量。

  3月23日6时许,记者来到九江马拉松赛12.5公里补给站,各类标识牌醒目地矗立着,饮用水区、饮料区、食品区、医疗区一目了然,引导着选手们快速获取所需。“我们希望选手们跑到这里,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知道背后有我们在支持他们,让他们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向前奔跑。”志愿者小王坚定地说。

  当远处传来发令枪响,整个九江瞬间被点燃,选手们如潮水般涌向前方。补给站的志愿者们也立刻进入了“战斗状态”,他们挺直腰杆,面带微笑,眼睛紧紧盯着赛道,等待着第一批选手的到来。当选手们飞奔过来时,志愿者们拧开瓶盖、摆放水杯、整理能量胶,动作一气呵成,只为在选手到达瞬间,能以最快速度递上所需物资。志愿者小许说:“选手们在赛道上全力奔跑,我们在补给站也要全力保障,绝不能掉链子。”

  除了水和饮料,补给站的食物种类也很丰富。香蕉、草莓、小番茄、能量胶、巧克力、盐丸、茶饼整齐摆放,为选手们补充能量。工作人员时刻关注食物储备,及时补充,确保充足供应。一位经验丰富的跑者表示:“补给站的物资太重要了,尤其是后半程,这些食物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补给站不仅是补充能量的地方,更是传递温暖的港湾。志愿者们的加油声、鼓励声不绝于耳,给选手们带来精神鼓舞。志愿者与选手之间的互动充满温情,一个微笑、一个点头,都是无声的支持。有位选手脚步显得有些踉跄,志愿者小赵立刻上前递上运动饮料,经关切询问并确认无碍后,才放心让他继续比赛。

  赛事进入尾声,补给站的工作依然有条不紊。志愿者们坚守岗位,直到最后一位选手通过。虽然疲惫,但他们眼中满是成就感,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精神,成为马拉松赛道上一道独特而温暖的风景线。

  老少一起冲 欢乐跑不停

  本报记者 金 璐

  3月23日,九江银行·2025“庐山杯”九江马拉松欢乐跑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鸣枪开跑。随着清脆的发令枪响,选手如潮水般涌出起跑线,欢呼声、谈笑声、口号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欢乐跑的队伍宛如一条长龙,蜿蜒穿梭在九江的城市画卷之中,成为了街头巷尾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队伍中,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步伐轻盈、身姿矫健,如同展翅欲飞的雄鹰,带着青春的冲劲与活力,向着前方奔去;有携手同行的情侣,他们相互鼓励、彼此陪伴,在奔跑中享受着独属于两人的浪漫时光,每一个眼神交汇都饱含着深情与爱意;还有全家出动的亲子团,孩子们像欢快的小鹿般在队伍中蹦蹦跳跳,父母则在一旁耐心守护,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回荡在赛道上空,传递着满满的幸福与温馨。

  在欢乐跑的队伍里,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老陈,格外引人关注。今年已经65岁的老陈对跑步的热爱丝毫不减他人。老陈报名参加欢乐跑,就是为了挑战自我。他步伐虽不像年轻人那般轻快,但每一步都迈得坚实有力。一路上,尽管体力逐渐消耗,老陈依然没有放弃。当他跑过终点线时,周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陈感慨地说:“年龄从来不是限制梦想的理由,只要有勇气,就能在赛道上跑出自己的精彩。”

  沿着赛道前行,热情的市民们早已在道路两旁排起了长队,组成了一道温暖的“加油墙”。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彩旗、标语牌,大声呼喊着:“加油!加油!”那此起彼伏的助威声,如同澎湃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给予选手们无尽的动力。

  越是接近终点时,选手们越是焕发出对胜利的强烈渴望。5岁的萌萌尽管已经跑得气喘吁吁,小脸涨得通红,但她依然紧紧咬着牙关,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努力向前奔跑。身旁的父母始终陪伴左右,不断鼓励着:“宝贝,我们一起冲过终点!”最终,一家三口手牵着手,带着满满的骄傲与自豪,共同冲过了终点线,那一刻,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无比灿烂。

  当最后一名选手冲过终点线,这场充满欢乐与感动的欢乐跑落下了帷幕。但九江这座城市的热情与活力,以及选手们在赛道上展现出的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将会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场欢乐跑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全民参与的狂欢,一次对生活热爱的尽情释放,它让大家看到九江这座城市的无限魅力和凝聚力。

  12岁“飞毛腿”李文博:

  因热爱“跑”出冠军

  本报记者 金 璐

  3月23日,九江银行·2025“庐山杯”九江马拉松欢乐跑的赛场,宛如一幅热血沸腾的画卷,吸引着无数目光。一个身影如闪电般穿过人群,率先冲向终点。他,便是来自浔阳小学年仅12岁的李文博。他凭借17分49秒的优异成绩,斩获欢乐跑冠军荣誉。

  发令枪响的那一刻,李文博就像离弦之箭弹射而出。他小小的身躯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步伐轻盈且频率极快,迅速在人群中脱颖而出。随着赛程推进,李文博的优势愈发明显。围观群众的目光被他牢牢吸引,惊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看那个小孩,跑得多快!”“这孩子太厉害了!”

  当冲过终点线的瞬间,李文博高举双臂,灿烂的笑容在脸上绽放。周围的选手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比赛结束后,李文博微微喘着气,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却又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遗憾。面对采访,他略带惋惜地说道:“由于人太多了,比赛前热身少了,没有跑出平时训练的水平。”尽管如此,能够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冠军,眼中还是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我特别喜欢跑步。”谈及对跑步的热爱,李文博的眼神瞬间明亮起来。他从小就对运动展现出浓厚的兴趣,篮球、跑步都是他的最爱。为了提升自己的运动能力,他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每天清晨五点,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李文博已经开启了一天的训练。下午四点半,他又准时出现在训练场地,无论刮风下雨,他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跑步训练。这份坚持与毅力,在同龄人中实属罕见。

  在李文博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母亲纵晓兰始终是他最坚实的后盾。“寒暑假的时候,我都会全程陪着孩子训练,还经常带他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多多积累比赛经验。我觉得跑步对孩子来说,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能磨炼意志,让他学会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

  在母亲眼中,李文博不仅是赛场上那个奋勇拼搏的热血少年,更是生活中一个贴心懂事的“小暖男”。他心思细腻,总能在不经意间留意到母亲的疲惫,然后默默地递上一杯冒着热气的温水,用无声的行动传递着对母亲的关爱;在母亲忙碌于家务琐事时,他会主动去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扫地、洗碗、擦桌子……每一件小事都做得认真细致,为母亲减轻负担。每当训练结束,疲惫不堪的李文博总会第一时间走到母亲身边,给她一个温暖而又有力的拥抱。

  展望未来,李文博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我希望下次比赛能跑得更快,突破自己现在的极限,跑出更好的成绩!”这个12岁的少年,凭借着对跑步的热爱和不懈努力,在赛场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他的逐梦之旅,才刚刚开始。

  “越跑越开心”

  本报记者 陈沽玥

  带着喜悦的笑容,刚跑完全程的吴金萍脸上的汗珠仍不停地往下淌。3月23日,在九江银行·2025“庐山杯”九江马拉松女子全马项目中,52岁的她以2小时53分58秒夺得第五名。

  吴金萍是瑞昌市的一名语文老师,45岁才开始跑马,“那是2017年和2018年,我连续两年参加瑞昌市环城跑得了第一,朋友们就开始鼓动我参加马拉松。”

  2018年,吴金萍代表九江市参加省运会马拉松项目,拿到第4名的好成绩,从此在马拉松赛事上一发不可收拾。在跑马拉松之前,吴金萍没有进行过专业训练,但开始跑马之后,大家才发现学校里的体育老师都跑不过她。“有一位老师短跑比我强,但超过200米的话,我就赶上去了。”吴金萍身体素质好,耐力强,几年来,她参加了很多比赛,冠军、亚军、季军都有,获奖的奖牌家里至少有30多块。“现在也是全国到处跑,哪里有比赛我都去试试。”

  为了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她一周跑步训练4次,每次保持1小时左右,15公里。好的身体状态也带给她好的心情,“不好的事情,不高兴的心情,在跑步的时候就都忘了。”

  如今,吴金萍的名字和马拉松紧密关联着,百度词条给她的“定义”是马拉松运动员。“所以对自己要有更高要求,不管是吃饭还是作息,都要以运动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吴金萍告诉记者,马拉松比赛主要集中在上半年的3、4、5月和下半年的10、11、12月,今年已经参加了2次比赛,上半年至少还有6场比赛在等她,“所以会一直跑,越跑越开心!”

  从“草根”到专业跑马

  本报记者 张新红

  来自修水县的周双喜,因跑马资历深,成绩好,被跑圈人称“喜哥”“大神”。这一次他特意回到家乡参加“九马”比赛,并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以2小时28分50秒的成绩取得全马男子组第七名,也是跑得最快的九江籍选手。

  “我是一名真正的‘草根’。”周双喜说。2005年,他南下广东省东莞市务工。“由于身体差,经常生病,从2010年开始,我每天凌晨4点多起来,绕着东莞市松山湖跑一圈,大约22公里。”周双喜一般喜欢一个人跑,在旁人看来,他的行为有些“傻”。在他的长期坚持下,身体也逐渐好了起来。“一个马拉松跑下来完全没有问题,成绩也起来了。”在广东省东莞市、深圳市、韶关市和江西省南昌市等地举办的半程马拉松赛中,他相继夺冠折桂。2017年,周双喜参加了泰宁环大金湖世界华人山地马拉松,获得全马男子组冠军。他因成绩突出,在珠三角,尤其是东莞市,声名鹊起。

  “2017年以后,我进入巅峰期,基本每周都要参加一场比赛。”周双喜自此将跑马当成职业,也开始谋划自己的运动生涯,奔跑的同时考专业教练证,办品牌运动鞋店,在抖音、小红书等网络平台上开号,与全国跑友粉丝互动,推广跑马运动。“我希望以自身的影响带动更多的人健康奔跑。”周双喜说,同时继续努力训练,争取达到国家级运动健将标准,将来全职回归做教练,培训中小学生。

  “跑马是一种竞技,大家相互比拼,一起经历各种挑战,突破自我。”周双喜说,对他来说,这就是跑马的意义。这次比赛结束后,他将回到修水县,参加即将在那里举行的马拉松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