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手观音像是宝顶山石窟的重要代表作品。

“石门山孔雀明王”造像。

“六道轮回”造像。

“华严三圣”造像。

参加活动的媒体记者进行集中采风。

大足石刻宝顶山——天下大足。

“释迦涅槃圣迹”造像。
3月17日~18日, 2025“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城市中国广电媒体联盟”年会暨“跟着春晚游大足”媒体采风活动在重庆市大足区举行。两天的时间里,来自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城市的20多家新闻媒体、澳大利亚天和电视台及部分文化传媒公司的60多名代表通过专题讲座、高峰论坛和集中采风,共商联盟发展大计,共探媒体助推世界遗产文化传播“活”起来、“火”起来的路径,共同行动讲好大足石刻保护、研究、利用和城市高质量发展故事。
重庆,一座以火锅而闻名的城市。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她的西部大足区,藏着一处震撼世界的文化瑰宝——大足石刻。
中国石窟艺术素有“北敦煌,南大足”之说。其中,“南大足”指的就是大足石刻,共有造像144处、5万余尊。这个始建于初唐、鼎盛于两宋的石窟群,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1999年12月在中国石窟序列中继敦煌莫高窟之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也是重庆市内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活”起来的文化遗产更生动,“火”起来的传统文化更入心。近年来,重庆大足区始终牢记“一定要把大足石刻保护好”的重要要求,巧借先进科技与数字技术之力,不仅让古迹“活下来”,更力求“火起来”。在大足石刻游客中心,8K球幕电影《大足石刻》是一部可以让大家“躺着”看的电影,采取“实景、历史场景再现、类实景拍摄+CG动画”相结合的方式,把现实空间转化为数字空间,科技感十足。
千年根脉放异彩,文旅融合谱新篇。为加快建设国际文旅名城,大足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先后策划、举办了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全国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你好中国·美丽大足”全球推广周等精彩活动,依托即将开通的“15分钟重庆、半小时成都、6小时北上广深”的成渝中线高铁,全力构建“日月繁星”文旅产品体系,打造“两天一夜”旅游目的地,让更多的人领略大足石刻的千年魅力。
本报记者 杨罗军 摄影报道 部分图片由 重庆市大足区融媒体中心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