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化收割,菜籽颗粒归仓。
叶 原 文/摄
近日,武宁县大洞乡传来喜讯:千亩油菜迎来丰收,金黄的油菜籽颗粒饱满,田间地头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收割,轰鸣的农机与劳作的村民共同奏响乡村振兴的“丰收曲”。
今年该乡油菜种植面积达到1000余亩,通过无人机精准防治病虫害、机械化播种收割等技术,实现产量与品质双提升。全乡预计亩产油菜籽约150公斤,总产量超15万公斤,总产值有望突破50万元。据了解,为调动农户积极性,去年秋季,乡政府多次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播种、施肥等农事,推广高产品种,并对连片种植区域给予补贴。村民们种植油菜不仅每亩能增收千元以上,有的还通过土地流转和外出务工获得双重收益,“冬闲田”现在变成了“聚宝盆”。
科技赋能提质效,“冬闲田”变“致富田”。近年来,大洞乡大力推广“水稻—油菜”轮作模式,充分利用“冬闲田”资源,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从“弯腰挥镰”到“机械驰骋”,大洞乡千亩油菜田见证了现代农业的蓬勃生机。随着最后一粒菜籽归仓,这片土地即将披上水稻的翠绿新装,孕育新一轮希望。下一步,大洞乡将继续抓好农业生产,让“金色经济”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