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竟有人相信砸烂微信群就可以不加班了

  从“下班后微信群禁发工作消息”的某地新规引发的强烈共鸣看,真是“天下苦微信群久矣”!网络和职场爆发出一波想“砸烂”微信工作群的冲动。

  近日,广东珠海香洲区印发《香洲区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工作措施》,其中规范香洲区直各单位、各镇街等单位微信工作群、新媒体账号管理是28条措施之一,包括原则上一个单位只建一个工作群,发言要有内容不得随意刷屏,原则上非工作时间不发布工作信息,因专项工作组建的微信群在结束工作后应及时解散等。——此规因为击中了诸多“微信工作群群众”的痛点,立刻引发大讨论,很多人都说:我要怎么才能让老板看到这条消息,在线等。

  讨论中,很多人都把矛头指向了“微信群”这种平台,认为一个个工作群模糊了公私权界,模糊了8小时内外的工作休息时间,使工作幽灵一直在身边如影随形地游荡,在卧室、在厨房、在休假期间、在开车时游荡,方便着眼里写满食人欲望的老板们剥夺着员工的闲暇。人们天真地以为,微信工作群是万恶之源,只要干掉微信群,下班后就可以不被没完没了的工作骚扰,就能免于工作群幽灵附体的加班了。

  他们意识不到,砸烂微信工作群,工作对私人时间的侵占可能更加严重。从“线上”回到“线下”,加班可能变本加厉。

  很多人固执地认为,公私时间的模糊、工作对私人时间的侵犯,是微信工作群带来的。互联网给工作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奴役”,形成工作对休息时间冠冕堂皇的侵犯。这是一个典型的倒果为因谬误,没有互联网,就没有加班了?实际上,真正的问题是,先有劳动者的休息权利缺乏保障,加班成为公司文化,“5+2”“白+黑”当成砺志典型表彰,工作与休息缺乏不可逾越的权界,然后才有微信工作群的困扰。也就是说,微信工作群只是劳动者权利被侵犯的一种症状。就像生病发高烧,体表温度的升高只是病的一种表征。不寻找根本原因,不去碰公私权界这个核心问题,不寻求在法律框架内捍卫休息权利,而挠微信工作微的痒痒,毫无意义。

  先有劳动者权利被侵犯,加班成为职场惯习,公私时间没有权界,然后才有微信工作群的困扰。休息权利被公司和工作肆意侵犯的语境下,社交媒介不断被强势的单位文化所征用。当一种社交工具被广为接受,会迅速被单位征用为“劳动工具”,“霸占”为“方便工作交流”的工作平台,伊你妹儿、QQ、MSN、微信,家庭电脑、手机、笔记本,强势的单位文化可以随意征用任何技术工具,借此侵入私域。实际上,微信工作群这种玩意儿一开始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的面目出现的,打电话要说的事,微信群里说一下就行了;下班后得开个会要说的事,微信群里开会说下就行了;现实把许多人召集到一起很麻烦,建个工作群很方便。

  说句很多人可能不爱听的话,在加班缺乏约束、休息时间被工作随意侵犯的情况下,微信工作群的相对危害、对私人时间的侵犯可能是最小的。要不,下班开完会再走?要不,不在微信工作群讨论工作了,都回到线下去开会,线上能解决的事,都移到线下?我当然也反对8小时时间被侵占,可是,当这种侵占变得不可避免、法律权利缺乏应有保障之时,把微信工作群当成万恶之源去清理,只会让问题变得更糟。8小时内外公私无权界,任何一种社交工具都会异化为“工作群”,信不?

  天下苦“工作群”久矣,苦加班久矣,苦5+2久矣,却很少看到有人去捍卫自己的权利,去用诉讼界定公私权界,甚至连“下班后微信群禁发工作消息”这样的文章都不敢转到朋友圈,怕被领导修理。——这种情况下,没有人在加班问题上较真,没有人把《劳动法》当回事,而都寄望于包青天的保护,寄望于“上面出个规定管管”,寄望于砸烂工作群,寄望于搭别人维权的便车,是没有用的。     (曹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政经新闻
   第A3版:综合新闻
   第A4版:视点·时评
   第A5版:国际国内
   第A6版:广告
   第A7版:文化·体育
   第A8版:魅力乡镇·广告
直抒己见
华屋“红军村”的幸福蜕变
“网络医托”到底有何“话术”
调侃汶川地震,相声搞笑不能没边界
外卖健康证乱象,监管不能当“甩手掌柜”
竟有人相信砸烂微信群就可以不加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