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琪
6月11日深夜,57岁的患者瞿某突发心肌梗死后三次心脏骤停,其中第三次停跳时间超过10分钟。在传统医学判定“不可逆”的临床绝境下,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何华斌团队完成了一场堪比“蒙眼射击移动靶”的高难度手术——无心跳状态下实施冠脉介入手术,并采用ECMO、IABP等生命支持技术,最终使患者转危为安并康复出院。此次救治不仅刷新了江西省心脏急危重症救治的技术高度,更展现了医院多学科协作体系与“靠大联强”战略的显著成效。
与“死神”赛跑
极限操作打赢“生命保卫战”
“患者突发心梗后心脏骤停,持续心肺复苏中,请求立即开通绿色通道转至活水院区!”接到经开区院区紧急呼叫后,市一医院急诊科曹家驹团队迅速启动“急诊—介入—重症”一体化救治绿色生命通道。
患者入院时处于持续意识昏迷状态,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市一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三病区何华斌主任团队第一时间将患者转入介入室。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患者出现第三次心脏骤停,持续时间超过10分钟。“轮流进行心外按压,不要停!”何华斌主任的指令下达后,团队医护人员身着20斤重的铅衣,在高辐射环境下展开接力抢救,但常规心肺复苏方法仍难以维持患者体内有效循环。
危急关头,何华斌团队当机立断:“心外按压保证了脑及各脏器的供血,现在必须找到堵塞点,开通血管,否则患者心脏将难以复跳!”医学技术的突破需要医生技术和家属信任共同支撑。手术决策时,家属那句“我们全力配合医生”的坚定表态,成为医疗团队放手一搏的信心来源。在充分的信任下,何华斌团队迎难而上,完成了在患者无心跳状态下的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并精准锁定导致心脏骤停的“罪魁祸首”——心脏主要血管“左前降支”完全闭塞。
“在无自主心跳、无脉搏的情况下,这一操作就像‘蒙眼持枪射击移动靶’,而且必须正中靶心。”何华斌如此形容这场惊心动魄的“盲穿”手术。在吴春华主任和陈建海医生的配合下,团队在持续胸外按压中完成冠脉球囊扩张术,数分钟内成功开通血管,使患者心脏恢复跳动,为垂危的生命打开了一条“希望通道”。
多学科协作
构筑全方位生命支持体系
患者尽管血管成功再通,但仍面临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等多重致命威胁。重症医学科李峰主任团队迅速行动,紧急植入ECMO(体外膜肺氧合),以“人工心肺”替代心脏和肺的功能,为患者衰竭的器官争取修复时间。
转入重症监护室后,患者病情持续胶着。重症感染、凝血功能异常、多器官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接踵而至。面对复杂情况,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24小时严密监测,在抗感染治疗、凝血调控、器官功能维护和内环境调节等关键环节精准施策。
术后72小时,患者血压再次告警。何华斌团队火速驰援,在重症监护室完成床旁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在ECMO、IABP“双神器”的联合保驾下,患者心脏功能逐步恢复,术后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多器官功能显著改善。经过精心治疗,患者从深度昏迷转为神志清醒,各项生命指标渐趋平稳。待病情稳定后,何华斌团队又择期成功实施冠脉支架植入术,最终使患者康复出院。
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治堪称多学科协作的典范:急诊科凭借高质量心肺复苏为手术争取了宝贵时间;心血管诊疗中心三病区实力强劲、自信敢为,在患者无心跳的情况下,完成高难度手术与心理压力的双重突破;重症医学科十余个日夜不间断守护,细致观察每个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麻醉科在患者无自主呼吸的情况下建立有效气道管理;影像科通过术中实时造影定位,确保导丝精准通过闭塞段……
在这场生命救治接力中,心血管诊疗中心三病区、急诊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影像科等科室无缝衔接,多学科精诚协作的“生命守护联盟”为患者构建起全方位的生命支持体系,共同谱写了这场生命奇迹的动人篇章。
展硬核实力
国家级医疗资源强力支撑
市一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三病区作为九江地区唯一拥有4名博士及在读博士的心血管团队,何华斌团队年均完成介入手术超1000例。此次手术的成功,再次充分展现了该团队在复杂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的强大实力。
医院积极践行“靠大联强”发展战略,与北京安贞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术后第一时间,医院就启动了与北京安贞医院的远程会诊。国家心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专家对此次危急重症救治操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就术后管理及后续PCI支架植入术等关键环节进行了专业指导。
2025年1月,市一医院正式成为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地区合作中心。北京安贞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医学研究中心)全方位支持市一医院心血管专科建设,在人才培养、手术帮建、临床研究、远程会诊、远程联合查房等方面深度赋能,倾力帮助市一医院提升心血管疾病诊疗能力水平,让九江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家级优质诊疗技术。
重症监护期间,医院还邀请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专家来院指导,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何华斌表示:“国家级团队保驾护航,省级资源下沉助力,使我们的救治工作更加高效。这次成功救治,正是医院‘靠大联强’战略成效的有力证明。”通过整合国内顶尖医疗资源,医院为患者制定了更优化、更完善、更精致的后续治疗方案。
患者康复出院后,家属饱含深情地写下千字感谢信:“是卫健委与医院的系统调度,让生命之路始终畅通;是心血管三病区的妙手回春,让闭塞的心脉重焕生机;是重症医学科的日夜坚守,让熄灭的生命之火重燃;是全体医护人员的仁心接力,让‘不可能’变成了‘一定能’……”
这场多学科协作、多重症器械支撑的高难度无心跳冠脉介入手术的成功实施,创造了攀登“生命禁区”的新高度,生动展现了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技术立院、协作兴院、联强强院”发展战略所取得的成绩。从无心跳介入到多器官支持,从“单兵突进”到多学科协同作战,医院正以“省级资源+国家级标准”重新定义区域医疗中心的价值内涵。正如患者监护仪上最终恢复的平稳曲线,这条“上扬的生命线”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更勾勒出九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