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微实事” 做实“大民生” 2024年11月07日

  邹火龙 本报记者 黄梦如

  今年以来,庐山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构建“群众‘提’、代表‘交’、政府‘办’、人大‘督’、群众‘评’”闭环工作模式,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质效的同时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

  “如果选民进站向我们代表反映的问题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得不到有效解决,群众就不愿意再跟我们讲心里话了,那么大家进站履职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去年1月15日,在庐山市海会镇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履职述职活动时,镇人大代表帅金水提出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打通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提出建议的办理途径,更好解决群众日常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提出上述想法的并非帅金水一人。庐山市人大常委会在广泛收集各级人大代表相关意见建议时了解到,不少代表在参加履职活动和线上线下与群众互动时收集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中部分由代表转化为建议在大会期间提交的,可以按照有关流程加快办理,得到有效解决,还有一部分问题如没有及时转化成提交大会的建议,统筹解决起来存在较大困难。为打通这一“堵点”,庐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联合庐山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办理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提出的民生微实事工作的通知》,建立民生微实事办理协同机制,并明确收集范围、收集途径、办理程序、办理要求、资金使用等环节,将各乡镇人大主席作为组织代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的第一责任人。

  同时,庐山市人大常委会积极争取庐山市委、市政府支持,设立了每年300万元“人大代表帮助解决民生微实事”专项资金,用于民生微实事意见建议办理。“我们优先考虑将群众意愿强、受益面广、可行性高的事项列入办理清单,对清单内的事项办理进行全程跟踪监督推进,力争早启动、早建成、早见效,充分展现为民办事的态度、速度和温度。”庐山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专项资金的设立,成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我们履职更有信心,也更有底气了。”一名代表说道。在专项资金刚设立不久,庐山市人大常委会就组织了8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先后面对面接待300多位选民。选民们踊跃发言,把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向代表们娓娓道来;代表们边听边记,不时提出问题,详细了解有关情况,并进行逐项解答。

  “没想到我提了一嘴的建议这么快就办好了,代表还邀请我一起参与施工监督。”星子镇蓼花村下岸角池塘完成塘内清淤、护坡加固后,村民杨端豹开心地说道。“村口这条沟渠能够得到修整改造,真是解决了村子里的大问题啊。”华林镇桥北村王家畈自然村村民赵秋英刚一开口,旁边的村民就附和道,“在这里又可以看到清澈的流水了,真是太好了。”

  记者了解到,该市今年第一批共收集民生微实事建议事项52项,经认真梳理、详细认证,提交庐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列为今年首批提交办理清单的20项,目前已基本办结,直接受益群众约6000人。各监督小组共向实施主体单位反馈监督建议45条,采纳率100%。下一步,庐山市人大常委会将不断服务人大代表履职,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厚植履职监督的民意基础,让民生幸福在监督推进中成色更足、底色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