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梦如)今年以来,永修县认真落实工业强市战略和制造业“9610”工程,大力实施有机硅产业三年倍增行动,以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抓手,立足数实融合,有机硅“链式”转型取得新成效。目前,已为232家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出具入企诊断报告,正式签约改造企业132家,完成改造企业105家。
以建平台、促融合为核心,实现转型“链上”提升。围绕有机硅产业特色,成功入围首批全省有机硅“产业大脑”建设名单,运用“5G+工业互联网”技术,“产业大脑”综合集成有机硅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创新链、人才链,贯通生产端与销售端。在政府侧,在建成应急、环保等智慧平台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整合有机硅产业管理、招商、政策、行情等重点数据;在产业侧,依托相关机构强化有机硅产业链上下游、生产与服务的协同,导入一批有机硅新产品研发、发明专利转化、小试、中试、检测等服务机构;在企业侧,根据有机硅企业工艺特性及管理需求,尽快上线一批智慧运营、应用超市等工业软件。
以抓中间、带两头为路径,实现转型“点上”突破。重点选取星火园区64家有机硅企业作为转型中间端,遴选29家拟打造标杆企业、辐射87家有机硅下游关联企业作为转型两头,通过召开数字化转型专题调度会、组建工作组入企面对面宣传、构建企业转型需求图谱等方式先试先行、全力推进。目前,64家有机硅企业已签约53家,完成改造18家,年底预计完成改造达50家以上;29家拟打造标杆企业,其中星火有机硅、星火航天等5家企业已申报国家级标杆;87家“扫盲”企业已完成改造,实现L3级以上企业全覆盖。
以强引领、聚要素为保障,实现转型“面上”拓展。打好多方联动组合拳,政策精准助力,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和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若干措施,争取省市县数字化转型奖补资金,创新推出“有机硅贷”,已为30余家有机硅企业授信4亿元。与行业内权威机构合作成立永修县数字化诊所,联合专业服务商高效推进企业问诊、改造、贯标;依托有机硅创新研究院对有机硅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开展研究,与九江学院合作研发的“卡脖子”技术聚硅氮烷中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