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 静
40多摄氏度的高温,4个多小时的暴晒,当九江应急救援力量将被卷桥底缝隙18小时的小伙救出的那一刻,我再一次感受到记者记录的意义。
这是今年7月,我在长江防汛码头采访《生死营救》时的情形。事后,小伙的母亲告诉我,她亲眼看到我跳上快艇前往小伙被困之地采访,还因桥面不平摔了跤。“当时我焦灼万分,是你不顾危险前去采访,还带回来孩子的消息,真的很谢谢你,程记者。”
这句话,于我而言,是一份肯定,更是一份责任。让我想起了2010年入职时,在第一本采访本上写下的一句话“用笔书写人间百态,用镜头记录社会万象。”
从业15年,我一直在新闻一线,跟过时政、跑过突发、挖过深度、做过专版、搞过策划……不知不觉中,已先后采写了6000余篇新闻稿件。
还记得采访“十年禁渔”政策在九江落地的点滴,我多次登上护鱼船、执法船,聆听老渔民讲述30多年打鱼史,跟随渔政执法人员打击非法捕捞,江面风大、湖面浪急,都没有阻挡我采访的脚步;还记得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戴着口罩前往超市、蔬菜基地、农贸市场等地,采写了大量抗疫见闻;还记得2020年九江遭遇历史罕遇洪涝灾害,我主动请缨,前往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没有双休、不分昼夜,连续50多天,每天工作15小时,用笔尖记录最真实抗洪场景;还记得2021年,河南突降暴雨,九江组建援豫抢险救援队,远赴河南开展抢险排涝,我又主动申请,乘坐22小时运兵车连夜奔赴河南,白天到积涝点采访,晚上就赶稿子发往报社,一个人承担了文图视频的采写任务……
这些年,在记录九江发展、践行新闻“四力”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我采写的《十年禁渔让九江再现江湖美景》《庐山建成亚洲第一条3S索道》《困扰30万百姓饮水灌溉难题得以彻底解决》等20余篇稿件获得国家、省、市级新闻奖。2022年,还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亲切接见。
“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新闻道路上勇毅前行。”这是我对自己说的话。
(作者为经济新闻部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