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 薇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我在“记者”这一岗位上已耕耘十载。
十载春秋,我始终秉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原则,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积极践行口勤多问、腿勤多跑、脑勤多想、手勤多写的新闻准则。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磨砺自我,提升职业素养,见证了无数风雨,也收获了成长与感动。
初识记者,是在1998年那个仲夏。彼时,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水侵袭神州大地,众水汇聚的九江受灾严重。我家位于长江与鄱阳湖的交界口,处于洪水肆虐的重灾区。当解放军冒着危险转移我们时,一群肩扛摄像机、手持照相机的特殊人群也相伴左右。那时懵懂的我,并不知晓他们为何要冒着生命危险,与解放军叔叔一同乘风破浪地拯救我们。在灾情临时安置区,通过小小的电视机,我才知道那些出现在抢险救灾第一现场、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以及四处拍照的逆行者们叫 “记者”!那一刻,这些不惧危险、勇往直前的勇者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幸运的是,2015年大学毕业后,我有幸进入原九江广播电视台教育频道,如愿成为一名光荣的新闻工作者。十年来,在领导的关怀与前辈的悉心指导下,我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懵懂少年,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编辑、播音员、记者。工作以来,我恪守新闻职业道德,戒骄戒躁,抵御诱惑,始终坚守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我曾跟随送奶工体验凌晨的寂静与忙碌,也曾陪同清洁工见证深夜的灯火通明。这些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让我更加珍惜手中的话筒和镜头。
2016年,又一场特大洪水突袭九江,亲爱的解放军们再度千里驰援浔城。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我和同事们第一时间奔赴抗洪一线,不眠不休地用声音和镜头记录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及时将广大军民“齐心协力战洪魔、众志成城保家园”的英勇事迹传播出去,让浔城百姓安居乐业。在抗洪胜利后的慰问演出中,我听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也被人民军队和抗洪志愿者们的爱国情怀与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染,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信念和决心。
十年青春记者路,不忘初心媒体人。未来,我将积极担当起时代记录者的角色,用话筒讲述九江、江西、中国乃至世界的最美故事。
(作者为新闻广播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