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的“网球之路” 2024年11月13日

  新华社记者 朱雨诺 黄浩然

  日前,女子网球选手协会(WTA)江西公开赛在九江市国际网球中心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名选手在这座赣北名城一较高下。

  11月3日,天色向晚,九江八里湖畔的国际网球中心在夕阳下犹如张开双翼的金色蝴蝶。江西网球公开赛正在进行决赛较量。上千名观众屏息凝神、观看比赛。

  “太精彩了!”观赛市民李梅感叹道。近几年她已经在本地看了数十场大型网球比赛。“我从五年前开始关注网球,这里一开始一年只有零星几场比赛,现在几乎月月都有比赛。”

  主场作战的选手郑妩双也深有感触。比赛期间,不少本地球迷在赛场内外为她助威,还有人期待与她互动挥拍、合影留念。

  “能在家门口和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互相切磋,感觉真的很不一样。”郑妩双说,这是自己第一次在家乡九江参加WTA比赛,“家乡也越来越有‘国际范儿’了”。

  大赛相继落户的背后,是当地日益兴起的“网球热”。仅2023年,九江市就举办了中国青少年网球巡回赛、ITF(国际网球联合会)国际网球大师赛等20余场赛事活动,吸引了7万余人观赛,带动经济增长超1亿元人民币。

  “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共新建或改建了300多片网球场,带动青少年网球运动员887人注册,形成日益浓厚的网球运动氛围。”九江市体育局局长刘金梅说。

  挥拍、发球、跑位、击球……每天早上八点开始,位于九江市武宁县的国际网球中心就热闹了起来,上百名网球运动爱好者在这里开展日常训练。

  这座投资2亿多元打造的网球中心始建于2016年。作为江西省唯一的综合性网球基地,网球中心建有各类网球场地38片,其中专业网球比赛场地17片,还配套建设了星级宾馆、国青公寓、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

  “发球过程中,身体要注意保持平衡、控制重心……”球场内,网球教练唐小刚迎来了新一批学员,从站姿、握拍到挥拍、击球,他一边认真示范,一边细致讲解。而十年前,唐小刚还是一名渔民。

  “捕鱼起早摸黑,风里来雨里去,收入还不稳定。”唐小刚回忆,随着网球运动的不断推广,他也开始尝试,从学徒、助教到最终成为正式的网球教练。

  “以前打渔是为了谋生,现在打网球不仅让生计有了保障,还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唐小刚说。他希望网球运动更加大众化、平民化,让更多孩子从中享受快乐、强健体魄。

  如今,常住人口只有30多万的武宁县,已培养了200多名网球教练员和助教。全县有200余片网球场,平均每10人中就有1人接触过网球。(下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