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草 一条路 一个人 2024年11月14日

  ■ 沈 师

  深秋的鄱阳湖进入枯水季节,广袤无垠的鄱阳湖华丽转身,以大草原的身影,横空出世,从水底世界走出,呈现于世人面前,引得南来北往的人们慕名而至,流连忘返。此刻,我们早早地来到鄱阳湖都昌中堤,融入外湖这片绿色的草原,沉浸其中,一睹鄱阳湖草原的风采。

  记得有一年秋冬交替之际,我们赶到都昌中堤,举目外湖,水色一天,烟波浩渺,别说大草原了,连一片绿叶都没见到,只能无功而返。后来得知,那一年湖水保持相应水位,湖滩未曾裸露,自然无法欣赏到天然壮观的鄱阳湖草原了。

  这次,我们来了,正逢其时。许是心情激动,抑或是期待已久的迫切,我们站在中堤上,鸟瞰外湖,绿草茵茵,连绵起伏,十分震撼。先前澎湃汹涌的鄱阳湖,眼下青草漫漫,碧波荡漾。这正是我们心心念念的鄱阳湖大草原!

  我们急切地扑向鄱阳湖大草原的怀抱,映入眼帘的是铺天盖地的绿色,一眼望不到尽头。我们纵情草地,放飞心情,整个人都被融化了。头天晚上下了一场雨,半夜雨停。此时,徜徉草原,蓝的天空,绿的草地,天地之间,水草丰美,天宽地阔,美妙无穷。任何一个小我,在这片壮美的草原上,都会变得心胸开阔,神采飞扬,就连远处的小矶山,也静静地矗立在草原的一端,深情守望。而另一侧的大矶山,山顶上高大的风电叶片,在不停地旋转,与小矶山联袂彰显鄱阳湖的魅力。没膝的绿草,风掠过,翩翩起舞,碧波万顷,层层叠叠,从脚下不断向外扩展,直至远方的地平线。这无与伦比的壮美,对长久生活在城里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种真情眷顾,令我们心动、留恋。

  鄱阳湖的草,绿得非常纯正,非常纯净。这里空气清新,不但润肺醒脑,而且非常养眼,置身鄱阳湖草原,确能缓解眼睛的疲劳和压力,给人以明亮。或许是昨晚雨水留下的印记,草叶上还沾有水珠,在晨光的映照下,闪闪发亮。我们想,形成这一现象和感观的,一定是鄱阳湖水凝结所致,她以另一种形态和方式,表达与我们相遇相知,共存共情。

  渐渐地,游人一波一波地涌入,又陆陆续续一步三回头地离开。来来往往,走的人多了,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沿着这条小路,我们走向草原深处。天地苍茫,绿草如茵。一个人被绿色的草原包裹,显得是那么渺小,又是那么幸福,思绪宛如鄱阳湖的潮水涌动。遥想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这里大战,太平天国石达开在这里绝地逆袭,抗战期间日军运输船在这里沉没……古今多少事,几经沉浮浪淘尽,都付谈笑中。直到新中国成立,换了人间。从此,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以其博大的胸怀,包容万象,吐故纳新,扬帆起航,哺育滋养沿岸百姓,繁衍生息,绘就多彩的画卷。鄱阳湖草原的每一棵草,就是沿湖岸区人民不屈灵魂的生动再现。

  一湖草,一条路,一个人。此时此刻,我们在鄱阳湖大草原独行、絮语,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如诗的意境,如梦的岁月,在这里怀想和憧憬,真切感受到深秋里浓浓的春意。鄱阳湖大草原,为我们注入了一种新的生命元素,赋予了我们新生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绿地,从鄱阳湖大草原回来,我们拥有了一片绿色的草原,那是我们心灵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