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桂元 周 婷
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后备军,师范院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第一阵地,师范教育在国家教育事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明确了为谁培养人,凸显了党对师范教育全面领导的重要性。
九江职业大学师范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追求政治性与师范性相统一,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把师范教育作为推动教育事业深化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推动发展、服务师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党政思想同心、目标同向、部署同步、行动同频。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建设高质量师范教育离不开高质量党建的引领和支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师范教育的根本保证。师范院校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培养出的筑梦人才能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自觉以教育家精神铸师魂匠心,真正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之队”。
作为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立项创建单位,九江职业大学师范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刻把握党建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找准党建与治学育人的“融合点”“切入点”,把党支部建在教学一线、建在教研一线、建在青年人才成长一线,用党建的力量引领、保障和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以党建工作凝聚智慧和勇气破解学院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党建与学院教育教学同频共振。
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师范教育的中坚力量,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党建引领,通过选配优秀教师任党支部书记,强化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师范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教师参与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课、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评选等活动,展示党员教师的风采和成果,具象化教育家精神,使其成为可亲、可感、可学习的教师榜样。
为了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师表、渗入师道、浸入师魂,该学院建立健全教工支部和学生支部组织机构,配齐配强“双带头人”,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之家,推动党员在教学一线、管理一线、科研一线和服务中打头阵、当先锋,打造政治思想过硬、组织机制健全、事业发展有劲、示范效应优良的标杆院系。开展党员亮身份和优秀党员示范带头活动等,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创新实践、科技竞赛指导等方面,紧紧围绕“双高”建设,积极建设“小学语文教育”全省优势专业、建设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学院党总支55名党员带动全体师生争做教书育人、潜心问道的先进模范,师范战线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日益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师范生是未来的育人主体,是未来的教师、未来的筑梦人。要激活师范生作为基础教育“大先生”的身份认同,就要坚持“党建+育人”相结合,发挥服务型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对师范生未来社会角色进行塑造,将教育技能授受向教育实践创生转变,特别是赋能乡村教育,深入实施送教下乡、研习见习、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师范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充分锻炼,在真实教育情境中深化教育体验,沉浸式涵养师范生教育情怀,坚定从教初心。
如何帮助师范生做到“理论—实践—反思”闭环,最终实现“知行合一”,该学院党总支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一是聚焦师范教育,坚守百年师范教育传统,不断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全面构建高质量师范教育体系,坚守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初心,向社会输送了“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能发展”的优秀小学教师近万名。二是实施结对共建、朋辈教育,成立“教师党员帮扶先锋队”“学生党员先锋队”,号召教师党员与学生结对子交朋友,搭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之间的“立交桥”,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无缝衔接转换;挖掘培养专业拔尖学生,带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及志愿服务等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朋辈互助模式的学习辅导,通过学以致用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育人能力。(作者单位:九江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