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洲船舶重工:焕然一新扬帆起航 2024年11月28日

  新江洲船舶重工踏浪前行展新姿,奋辑扬帆启新航。(本报记者 孙昌模 摄)

  本报记者 陈沽玥

  长江岸边,下巢湖畔,鲜红耀眼的恒辉102船静待联调调试,不远处的红砖厂房内,生产于1971年的压延设备与现代化生产线和谐相融,“老伙计”搭班“新力量”,江西最大的船舶制造企业“涅槃重生”。

  从江西江州联合造船有限责任公司到江西省新江洲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从“江州”到“新江洲”,名字“新”了,生产技术、管理模式、产业领域也都一一更新、革新、创新。

  1969年11月,一个代号为6214的工厂(后更名江州造船厂)在瑞昌市下巢湖畔应运而生,建设投入约2亿元,最高峰时期工厂拥有员工7000余人,各类生产、生活设施完备。先后建造了海道测量船、工程兵特种舟桥、1500客位双体客轮、港作拖轮、南海舰队岛际供水船等各种类型船舶300余艘。

  2005年,6214厂纳入国企改制范围,成立江西江州联合造船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联造船),完成了从国企到民企的转变。2012年,江联造船出口贸易总额达到3.39亿美元,成为江西最大的船舶制造企业。此后,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江联造船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2023年3月,江西省新江洲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以下简称新江洲船舶重工),重新组合盘活现有资产,以打造长江中上游最大高端船舶建造基地为目标,重新定位产品方向,继承了船厂在欧洲市场的深厚底蕴,更以一种锐意进取的姿态,聚焦于液货船、多用途重吊船、小型海工装备及新能源船舶的精耕细作,致力于打造专业且精品化的造船品牌,开启了船厂新的“航程”。

  停泊在下巢湖的恒辉102,是IMOII类化学品船,载重量约3490吨,是新江洲船舶重工重组后第一艘船舶,也是瑞昌市第一条不锈钢化学品船,今年10月9日,恒辉102顺利吉水。

  项目经理黄青表示,这艘船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不锈钢设计,“充分考虑了装载苯酚等特殊化学品的需求,内部所有的钢结构件和管系件、舾装件都是不锈钢,外部件全部是碳钢件,安装以后会形成钝化膜,所有的液货都能装,不会对船体造成反应。”

  第一艘船意义重大,设计建造过程中采用的新工艺技术更加让人激动。“我们首次实施不锈钢槽壁分段与甲板分段合并建造工艺,极大降低焊接难度,有效提升槽壁分段搭载质量和效率。独特的倾斜船艏和首部流线型球鼻艏设计,不仅满足在国际航行(A1+A2+A3)、国内近海航区及长江A、B级航行的要求,也提升了航行效率。”黄青笑着表示,这在国内是一流船舶建造水平,恒辉102的建造标志着新江洲船舶重工正式迈入高端化学品船建造领域。

  今年九江市出台《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并将船舶产业纳入重点产业链。11月18日,在长江经济带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上,瑞昌市与多家行业关联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涉及新能源船舶制造及改造、船舶工业智能机器人制造及安装维修、游艇及高性能船艇设计制造等领域。(下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