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强 本报记者 吴汉卿
聚焦“小切口、发挥大作用”。今年以来,瑞昌市黄金乡以“积分”赋能党员管理,坚持用积分记录其变化、衡量其作用、评定其优劣,促使农村党员肩上有责、争先有标、行为有尺、考核有据,汇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力量”。
精准量化积分,管理由“虚”化“实”。该乡以月为积分周期,紧扣党员政治素养、工作履职、服务群众和纪律作风等方面,细化形成一套全面且贴合实际的积分指标,所有党员按照在家、年老体弱和流动党员“差异化”分类指导,“规范化”固定分值设置,分类分层细化“激励项”和“减分项”,明确“党员积分=基础分值+激励加分-负面扣分”原则,建立“标准化”积分台账,让党员“靠行动积分、凭积分说话”,进一步激发了党员主动为民服务的热情。
规范评议程序,管理由“松”转“紧”。该乡以支部为单位成立积分评定委员会,制定实施“记分员收集汇总、评委会审定”评分机制,并制作“党员现实表现积分表”公开公示接受监督。通过基础分、正向加分和反向扣分综合考核,真正让这笔“积分账”看得到、算得清、比得着。同时,还着重推进党员“结对联户”,在家党员干部150余人联系在家群众907户2253人,每月认领微心愿近百个,并广泛开展“乡村夜话”活动收集民情民意,不断丰富党员积分任务内容,实现党员积分有温度、有力度。
强化结果运用,管理由“软”变“硬”。在全面实行党员星级管理中,该乡根据党员积分确定党员星级(一至五星),对表现突出的五星党员授发“党员示范岗”,以“红星评比”推动党员履职尽责;对二星党员,启动预警程序,及时帮助和教育;对一星党员,进行批评教育、提醒谈话,如出现不合格党员的情形,依照相关办法进行组织处置。今年以来,全乡评选“红星党员”31名,以支部为单位张挂“红星榜”表扬,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有效激励党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积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