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班+上门”模式奏响为民服务新曲 2024年11月29日

  社区工作人员入户调查。

  眭 琦 本报记者 张志中 文/摄

  “飞线充电既不美观也不安全,现在社区进行老旧小区改造,给居民新增了很多停车棚和充电桩,我们再也不用拉线充电了。”居民李大姐对社区采取“坐班+上门”的工作新模式整治飞线取得的成效十分认可。

  近日,在浔阳区白水湖街道长虹北路社区,一场服务模式的变革正在悄然进行。社区工作人员不再局限于在服务大厅内“坐等上门”,而是主动出击,采取工作日“坐班+上门”的工作新模式,为居民提供更加贴心、高效的服务,奏响为民服务新曲。

  长虹家园是一个老旧小区,由于充电桩较少,许多居民从自家窗户扯线充电,导致空中飞线密布。为了解决这一困扰居民多年的问题,长虹北路社区通过“坐班+上门”的新模式,即工作人员在坐班期间规划解决方案,并主动上门与居民沟通需求,实地考察,为长虹家园小区新增了多处停车棚和充电桩,彻底解决了飞线充电以及居民电动车充电难的问题。

  “坐班+上门”的工作模式相辅相成。社区实行网格治理,网格员尤其不可或缺。平时,社区网格员还深入小区、楼栋、家庭,与居民话家事、唠家常,在交谈中收集居民的诉求,解答居民疑惑,用心用情服务居民;他们还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在服务大厅内整理资料、规划工作、接听居民电话咨询,致力于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而在走访居民时,网格员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实际,进行心理疏导、及时调整帮扶政策;走访党员时,网格员在服务大厅内组织党员学习、交流,引导党员“亮身份、树形象、作贡献、助发展”,加入社区“红色蒲公英”组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推动社区和谐发展;走访高龄老人时,网格员会耐心讲解政策,并提供上门帮(代)办服务,让老年人少跑腿、不跑腿,切实感受到政府的关爱。

  如今,在长虹北路辖区内,居民有事找网格员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实行“坐班+上门”工作模式以来,社区牵头成功解决了老旧小区改造中的真石漆脱落、雨棚损坏、屋顶漏水、路灯损坏、新增充电桩和车棚、飞线充电等数百件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解决了数十件居民生活中的难题,使得社区服务更加有效、更加贴近居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