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男 袁 琳
近年来,德安县积极探索创新,四项举措强化离退休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有效破解离退休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到位、教育难跟进、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五大难题,为党建工作注入新活力,激发新动能,切实让离退休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两地当先锋”。
精准定位 让流动党员“流而不失”
“郑叔叔,请问郑老现在在上海的身体状况还好吗?是不是还是经常去社区参加活动啊?”德安县高度重视离退休党员信息收集工作,安排工作人员主动与全县200余名离退休流动党员及其家属、流向知情人联系,详细询问并记录其基本信息,精心构建起离退休流动党员信息库。与此同时,优化升级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离退休流动党员信息网络体系,搭建“一对多”结对联系台账及工作群,为每位流动党员精心匹配专门联系人,定期开展电话沟通交流,确保信息精准无误,实现离退休流动党员管理全覆盖,确保他们都与党组织紧密相连。
精细管理 使流动党员“流而有管”
“王老,您又来啦”“是啊,听说最近社区要开展活动,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来看看有什么事情是我能够做的。”家住上海市静安区的退休流动党员王泽炯,刚到上海一个月便主动前往所在社区亮明身份,加入社区环境整治志愿服务队,参加社区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承诺,赢得社区及居民的广泛赞誉。依据流动党员数量、分布地域等因素,德安县在北京、上海等流动党员集中地成立8个流动党员党支部,制定出台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政治学习、主题党日等活动,为离退休流动党员搭建起交流互动、发挥作用的平台,有效保障在外离退休流动党员有组织、有阵地、有作为。
精优对接 促流动党员“流而有为”
“夏冰同志,您好!感谢您跟我所在的社区联系,在此诚挚感谢党组织无微不至的关心关照!鉴于我对书法艺术的喜好,闲暇之余我会前往社区为青少年开展书法公益课堂,此般举动既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内涵,亦让我的晚年生活更具价值与意义…… ”德安县爱民机械厂退休流动党员刘东辉曾满怀感激地致信道。德安县充分依托离退休干部精准化服务平台,主动与离退休流动党员所在社区联系,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与特长,通过组织融入、活动融入、工作融入,助力他们在异地他乡发光发热,为离退休流动党员在异地的生活与奉献构筑坚实有力的保障体系。
精化载体 保流动党员“流而有学”
对于行动不便或流出地偏远的党员,德安县贴心采取送学上门或邮寄学习资料的暖心举措,确保每位离退休流动党员都能参与学习进程。同时,借助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流动党员微信群等丰富多元的线上平台,组织离退休流动党员常态化开展线上学习活动,大力倡导他们踊跃分享学习心得。退休流动党员梅南林便是其中的积极践行者,他时常在微信群中分享自己于学习强国等平台上浏览到的时政新闻和学习感悟,其独到见解往往能在群内引发党员们热议,形成良好的学习互动氛围。此外,充分利用春节、中秋等传统佳节离退休流动党员返乡的黄金契机,依托13个乡镇党校精心举办各类学习培训活动。今年,成功组织回乡离退休流动党员开展教育专题培训、座谈会以及讲党课等活动20余场。活动中,流动党员欢聚一堂,共叙乡情,畅抒对党和组织的感恩之情与奉献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