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偌璇 文/摄
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濂溪区姑塘镇积极落实河湖长制,努力将区域内的河湖打造成幸福河湖,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态动力。
健全体系
明确责任达成“全覆盖”
走进姑塘镇主要负责人的办公室,墙上一张详细的河湖长责任体系图格外醒目。姑塘镇全镇三面环水、一面依山,东濒鄱阳湖,是鄱阳湖入江口处唯一的黄金水道、通商口岸和商品集散地。在这里,镇党委书记担任总河湖长,镇长任副总河湖长,各村(社区)书记则为村级河湖长,全镇镇级河湖长3名,村级河湖长9名,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每一条河流、每一座湖泊都有专属的“守护者”。
“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河湖长工作制度和考核办法,要求各级河湖长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让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该镇河湖长制日常管理的负责人介绍,通过明确责任,全镇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河湖长制管理网络,为幸福河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今年以来,镇、村两级河长积极主动作为,严格按照《濂溪区河湖库巡查工作方案》《濂溪区涉水“四不两直”检查工作制度》要求对辖区内的河流、湖泊、山塘开展巡查整治,确保镇级河湖长每月至少巡查一次,村级河湖长每周巡查不少于一次,逢汛期将增加巡查次数,临警戒水位时坚持不间断巡查。全年开展河、湖、湿地及环境等巡查445次,高质量完成巡查任务。同时,对巡查发现的15个影响较大的问题,均按时按质完成整改。
矮围整治
河湖治理呈现“新亮点”
“非法矮围对于整个水生态环境影响极大,而且我们本身就是靠着鄱阳湖,这种矮围还会影响河湖防洪蓄洪的作用,会大大降低削峰补枯能力,所以矮围整治一直以来也是我们落实河湖长制的重要一环。”姑塘镇水利工作人员介绍。
今年以来,该镇围绕中央环保督察组公开典型案例问题中有关对辖区河湖矮围的自查和复核的要求,第一时间开展矮围自查行动,深刻把握矮围整治工作的政治性、严肃性和紧迫性,坚决贯彻“应拆尽拆、一拆到底”的原则,严格按照确定的拆除标准和相关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协调配合,加快工作节奏,确保姑塘湖堤的外湖矮围全部拆除,在全区最先执行最先完成,得到市、区两级水利部门肯定和好评。
6月下旬进入汛期,全镇在矮围得到有效拆除的基础上,严格落实汛期河湖长制巡查,切实加强对河湖堤坝的日常巡查及维护,及时做好河道清障和湖堤清杂工作。同时,及时组织水利技术专家做好防汛监测轮值工作,双管齐下确保姑塘顺利平稳度汛,堤防安全无恙。
精准治理
改善河湖恢复“高颜值”
沿着姑塘湖岸边漫步,清澈的湖水波光粼粼,两岸绿树成荫,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尽收眼底。然而,就在几个月前,姑塘湖还出现局部水体混浊现象。镇政府立即组织承租方、村、镇农办三方进行检测跟踪,确认水质合格后仍不放松管护。今年5月以来,该镇相继投入资金50万元对滨湖新城、化纤社区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维护,确保污水处理正常运转。
据了解,该镇坚持配合区生态环境局对截流河、小湖、姑塘湖、谷山湖定点监测,确保水质达标水体无颜色,对重点山塘、沟渠做到每月能清理一次,保证全镇水体环境良好;同时,坚持将河湖“清四乱”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环境保护等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级河湖长、生态警长、网格员的联动作用,对沿河湖水域周边垃圾、杂物进行拉网式清理整治,推动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不断提升“精细化”管护水平。同时,加强与水利、生态环保、农业、执法等部门沟通,形成工作合力,紧盯河湖管护关键领域,确保整治成果不反弹、见长效。深入推行“河湖长+检察长+生态警长”配合机制,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河湖管护秩序,确保汛期辖区内河流、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姑塘,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河湖长制的深入落实,不仅让河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乡镇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希望。奔赴明日新征程,姑塘镇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推进幸福河湖建设,让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生态篇章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