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业态融合“新”“旧”接续
城市文旅可持续发展,靠的不是互联网流量暴增,而是靠产品业态的迭代升级。如今,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以项目为基。文旅攻坚以来,我市大力推进11项重点攻坚任务和115个重点项目,建成了九江之夜、户外猩球、九动梦工厂、九江海底世界等一批爆款项目;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粑俗文化街、瑞昌铜岭铜矿考古遗址博物馆等先后建成运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三期、彭泽滨江文旅融合、湖口山江湖生态文明展示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序时推进。
以融合为要。开发长江游轮航线,启动长江鄱阳湖航线,水上旅游发展正盛;配合“庐山杯”马拉松赛、龙舟赛、环鄱阳湖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出台优惠政策,体旅互促互融;高规格召开全市旅游发展暨乡村旅游迭代升级推进大会,乡村旅游见新见效;瑞昌剪纸、金星砚制作技艺、武宁打鼓歌等非遗进景区,“非遗+旅游”有声有色……
以推介扩声。在上海、南京、重庆、成都、珠海、福州、厦门等地开展了针对性推介,巩固重点城市客源市场,推出一季一主题的“追浔季”四季文旅品牌,通过名人写九江、名家讲九江、网红说九江等方式,提升“全球学子嘉游赣、跟着课本游九江”产品,打造中国课本城市。
近年来,我市文旅产业在传承与创新中飞速发展,融出新天地。然而,城市文旅发展并非“独角戏”,在多元互联的发展趋势之下,不仅需要当地产业和人民的参与,也需要打破地界,寻求更多元化的文化融合。
连续三年举办的(江西·九江)长江经济带文旅消费季便是有力印证。从“构建文旅大格局 创新文旅大消费”,到“世界共融·向浔而行”,再到“共饮一江水 同浔新发展”,这是我市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上“同题共答”、在文旅协作上“同行共进”的坚实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境外旅游市场放开,我市加强境外宣推,先后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开展专场推介活动,截至10月份,入境游客突破16万人次,为扩大九江入境游市场、培育和发展旅游新业态注入新活力。
旅游服务“内”“外”兼修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观光为主的旅游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当下,选一座静谧而温馨的“旅城”,青山绿水环绕,听古朴石墙、斑驳门窗诉说着生活的纯粹,正成为很多人出行的选择。
不断挖掘文化内涵、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把人们对大好河山的热爱转化为旅游不绝的动力,这是旅游为民的使命,更是旅游富民的机遇。
在浔阳江畔凭栏远望,一幅绿意盎然的生态画卷沿着百里长江岸线徐徐展开。随着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的持续推进,滨江旅游景区、景点的硬件软件设施不断完善。
走进九动梦工厂,仿佛能听到老九江的机器轰鸣,游客在富有现代气息的美食、文创市集、电竞比赛等系列活动中,感受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感悟传承与创新的美好。
从观山览水的“山盟海誓”,到古韵悠长的“诗书浔阳”,再到“信步江湖”之旅……通过立体整合山水文化资源,结合地域特色,精心打造各类文旅项目,我市山城联动、山水联动、江湖联动、文景联动、文旅融合的全域发展格局逐渐成形。
除了景区景点的深度挖掘与创意呈现,旅游服务的提升与优化也成为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关键。
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我市持续推广“自在寻游”小程序应用,持续完善“一部手机游九江”体系,全面推进智慧景区建设。推进A级旅游景区和星级酒店POS机和兑换点安装,为境外游客提供便捷支付服务。全面提升星级酒店、旅游民宿服务品质,稳步推进全市高等级酒店创建。同时,创造性建立旅游投诉调解与仲裁衔接机制,取得良好效果。
诗与远方,大有可为。“我们将坚持旅游为民,用心用情用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文旅产品、更优的旅行环境、更好的旅游服务,更好满足广大游客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旅游需求。”市文广旅局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