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九江监管分局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指导金融机构持续开展新市民金融服务提升年活动,努力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质效,切实增强新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工商银行九江分行
养老金业务服务更贴心
今年以来,工商银行九江分行积极落实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要求,加大新市民金融养老金业务的服务力度,满足新市民金融养老金业务的需求。
分行要求全辖网点重点在为新市民金融在开卡、办理手机银行业务时,大力宣讲养老金账户的政策,热心指导新市民办理养老金账户;加强对新开户的新市民指导,推出优惠政策,新客户缴存12000元可实现“最高5400元的抵税”,领取省行微信立减金奖励等。
各网点加大新市民金融养老金业务服务力度,提高养老金缴存金额。11月,分行开户数净增837户,环比净增678户,均位居全省第一;预约开户净增4819户,环比净增3320户,均居全省第一;缴存金额35.85万元,居全省第三。(龙腾)
农业银行九江分行
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
农业银行九江分行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新市民各类金融需求,创新推出金融服务方案,努力提高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消费、教育医疗等领域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做好“加法”,让新市民多一些“安居”。分行优化贷款流程,就新市民评分低、银行流水不足等难题,因地制宜优化产品,降低准入门槛,大力推广“农民安家贷”。对家装分期实行月利率0.22%的优惠政策,对账单分期开展费率优惠活动。截至11月末,分行发放家装分期贷款929笔,金额3684万元,分期交易总额突破12亿元。
做好“减法”,帮新市民减一点“负担”。降低普惠领域融资成本,实行减费让利政策,做到“能免尽免、能惠则惠”。大力推广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实行贷款定价优惠,有效满足新市民自主创业融资需求。对新市民经营类贷款需求,推广“无还本续贷”业务,切实降低融资成本。截至11月末,分行当年投放个体工商户贷款3336笔,累计为创业者授信7.57亿元。
做好“乘法”,为新市民添一份“保障”。加强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有效衔接,推出农银人寿“爱康宝”重大疾病保险。针对企业中短期工、临时工较多情况,推出保费低、保额高的消费型意外保险,对接企业办理团体健康保险。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力度,增强新市民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守好新市民“钱袋子”。
做好“除法”,减少新市民业务办理“等候”时间。推出简易开户服务,缩短办理时间。加大掌银推广力度,线上即可办理储蓄、理财、转账等业务,避免到网点排队等待。针对农民工等新市民群体,推出“筑福卡”专属借记卡产品,免除卡片工本费、ATM跨行取现手续费等。截至11月末,分行累计发放“筑福卡”37491张。(周好 余博闻)
中国银行九江市分行
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体验
近年来,中国银行九江市分行积极落实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部署,不断拓宽服务范围,挖掘服务深度,全面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便利性。
深耕普惠金融。分行倾力支持新市民创业就业,推出费用减免及利率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个人普惠线下服务方案,调整客户准入条件,扩大抵押物范围,优化信用贷政策,对于新市民普惠客户,主动承担押品评估费、抵押登记费等费用,给予优惠利率定价,累计投放新市民普惠贷款1107笔,金额2亿元,降低新市民创业融资成本。优化各项经营类贷款产品政策,推出了“小额快贷”产品,开展差异化的模式设计及产品创新,优化升级“都昌口腔”特色信贷产品,满足不同场景新市民金融需求。
打造消费金融。率先推出家装分期灵活还款配置方案,为新市民量身定制差异化分期还款方案,减轻新市民落户初期或过渡阶段的资金压力,帮助新市民安居乐业。上报获批非房消费贷款场景项目32个,形成“修水茶叶”“商会”“协会”等一批极具特色的新市民消费服务场景。
推动养老金融。今年7月,都昌支行优选资质好的代发薪资单位、普惠客户企业,召开个人养老金政策解读及现场答疑会,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个人养老金的缴纳、查询和领取操作流程,为意向客户选择适合的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帮助新市民更好地管理养老资金。
畅通绿色渠道。组织辖内机构开展“3·15消保宣传月”“守住钱袋子,金融知识万里行”“金融为民谱新篇,守护权益防风险”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畅通消费投诉渠道,完善纠纷化解机制,切实保障新市民合法权益。今年,分行组织张贴宣传海报106张,发放宣传折页3.2万余份,举办线上线下活动96场。(梅梦可)
交通银行九江分行
加大金融产品供给
今年以来,交通银行九江分行开展新市民金融服务提升年活动,加大金融产品供给,优化基础金融服务,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进一步增强了新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分行把做好社保卡服务作为服务新市民的切入口,扩大社保卡即时制卡网点覆盖范围,推进第三代社保卡有序换发,满足新市民“就近办”需求。全行9家营业网点已有6家配备社保卡即时制卡机,另有3家网点正在申请配备便携式移动制卡机;率先实现“跨行换卡服务”,近期将上线“即时保号换卡”业务。为方便行动不便的客户办理社保卡相关业务,积极组织员工开展上门服务。丰富社保卡客户权益体系,首次开立交行社保卡的客户,可以参与100元微信立减金活动;交通出行及餐饮消费类社保卡专享优惠活动正在推进中。
为满足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新市民的融资需求,做好“普惠金融”文章,分行加大外部数据应用,提升数据价值,推出了“江西个人流水贷”“抵押增信贷”全新的纯信用贷款品种;深化运用数字赋能,创新普惠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以“农贸冷链贷”精准对接农副产品流通行业新市民融资需求;与市科技部门对接沟通,成功签约“科贷通”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发展;成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专班,走访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对全市16个区县小微企业分片区包干走访,了解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协调解决问题诉求和实际困难。今年前三季度,分行发放支持新市民创业就业贷款1800余笔,金额1.6亿余元。
分行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服务宣传教育活动,除发挥网点厅堂宣传主阵地作用外,组织员工走出去,深入社区、集市、商圈、学校,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保护个人信息及账户安全、防范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提醒市民、在校大学生不出租、不出借自己的银行卡,不轻信陌生来电、短信和广告链接,警惕金融领域虚假“代理维权”风险,使用安全支付方式。今年以来,已开展25场金融宣传教育活动,覆盖客户1360余人次。(陈思)
九江银行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感谢九江银行贴心的金融服务,为我解决了超市备货资金紧缺的难题,更坚定了我们‘外地人’在九江安家立业的信心!”日前,在濂溪区某超市里,店老板汪先生面对回访的九江银行客户经理感激地说。汪先生是湖北省黄梅县人,两年前来到九江定居,经营一家超市。2024年春节前夕,汪先生看准商机,准备趁着销售旺季大批进货,却发现备货资金难以支撑。关键时刻,九江银行为汪先生送来了新市民专享金融服务,及时提供了“心连心”创业担保贷款15万元,帮助他解决了“燃眉之急”。
作为从九江发展起来的本土上市银行,九江银行坚守“金融为民”初心,精心打造新市民金融服务的“九银方案”,围绕创业、就业、住房、教育等重点领域,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为众多像汪先生这样在九江工作生活的新市民“量身定制”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切实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持续增强新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针对创业就业人群,九江银行一方面推进普惠金融提质扩面,对自主创业或合伙创业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吸纳一定体量新市民的小微企业等提供“心连心”创业担保贷款,对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降低贷款利率,开辟贷款办理“绿色通道”,助力新市民业有所成。另一方面,依托金融科技赋能,针对个体工商户“缺抵押”“轻资产”特点,推出了“手机快活贷-经营快贷-微贷”产品,可实现线上申请秒出额度,最快当天提款,切实解决了新市民群体资金需求“短、频、急”的痛点。
针对新市民住房贷款需求,九江银行推出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给予利率优惠,简化办理流程;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合作,开通公积金手机客户端缴费渠道,推广灵活就业人员个人自愿缴存公积金业务。目前,在九江灵活就业的新市民可在九江银行App自主缴存公积金,连续正常缴存满12个月后,即可申请公积金贷款。截至2024年9月末,九江地区客户通过九江银行App进行公积金自缴10072次,金额927.66万元。
为满足新市民多元化、多层次金融需求,九江银行精心配置专属产品和服务,助力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针对银发客群,优化适老化金融服务,线下推广“一站式”“一窗式”服务,在网点配备轮椅、老花镜等便民设备,特殊情况的提供上门服务;线上推出“关爱版”手机银行及网点智能柜台界面,实现关键信息易读、主要功能易找、操作步骤易懂。针对新市民中的短期工、临时工群体,优化账户开立、工资发放等基础服务,利用科技、数据和渠道优势,助力政府部门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预警平台,开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保证农民工群体工资按时足额到账。进一步优化便民惠民金融服务,确保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向符合条件的新市民免费办理第三代社保卡,减免借记卡工本费、年费、跨行取款手续费等。截至2024年9月末,累计为11.62万名新市民开立银行卡,减免开户手续费232.38万元。
(郭怀玉)
建设银行九江市分行
金融服务进大学校园
建设银行九江市分行聚焦大学生群体的金融需求,创新推出多项服务举措,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优质、便捷、贴心的金融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开启精彩人生。
考虑到大学生群体学业繁忙,分行开展金融服务进校园活动。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风刺骨,分行多支外拓团队走进校园,为大学生提供办卡、激活卡等一站式金融服务。大学生无须排队等待,无须走出校园,利用课余时间就能轻松完成办卡、激活等手续,便捷服务触手可及。今年,分行为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两个校区新入学大学生发卡、激活近万张。同时,大力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浅出地讲解金融基础知识、消费者权益保护、防范电信诈骗、征信保护等内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融观念,提升金融素养。
分行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通过降低融资成本、提高申报审批效率、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等,帮助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完善校园设施,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共青城支行向辖内高校发放贷款近2亿元,向高校周边夜市提供信贷支持5000万元。(陈霞)
邮储银行九江市分行
打造“银行+就业之家”
今年4月11日,邮储银行柴桑区支行、柴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作的首家“5+2银行+就业之家”成立,就业公共服务创新升级迈出了新步伐。截至11月末,邮储银行九江市分行在市本营业部、柴桑区支行开立了2家“就业之家”,向新市民授信就业创业贷款3915万元。
“银行+就业之家”精品示范点的打造,有效融合了政银双方的优势资源,为企业与就业者搭建了沟通桥梁。一方面,充分发挥支行服务面广的优势,将就业公共服务嵌入各营业网点,设置岗位信息发布大屏和就业服务窗口。另一方面,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城乡居民及新市民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分行指派专人前往人社部门学习相关知识,在“就业之家”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城乡居民特别是新市民提供岗位推介、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将“就业之家”打造成服务新市民就业的温暖港湾。(张进)
人保财险九江市分公司
推广“惠浔保” 服务新市民
“惠浔保”是我市在医疗保障领域的一项创新保险产品,在减轻群众医疗负担、提升医疗保障水平、促进保险市场健康发展、增强全民保险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作为主承保公司的人保财险九江市分公司,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创新保险产品,优化服务形式,充分发挥市县乡三级网点优势,持续做好“惠浔保”宣传推广、承保理赔工作,努力让群众特别是新市民群体享受到便捷可靠的医疗保障。
“惠浔保”切实减轻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费用负担,避免发生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2月,61岁的被保险人杨某前往市一医院治疗,确诊为胃低分化腺癌,年度累计医疗费用249164.89元,基本医保报销99987元,大病报销39842.36元,经审核获赔41779元。2022~2024年,全市累计参保127.43万人,参保率9.23%,参保人群以脱贫人员、行政事业单位、企业职工为主,线上参保人数逐年提升,自主参保人数占17%。2022~2023年,累计赔付9654.29万元,受益人数10291人次,简单赔付率116.82%,其中个人最高赔付97.78万元/年。(易绿叶)
太平洋人寿九江中心支公司
助力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
近年来,太平洋人寿九江中心支公司通过完善产品体系、优化服务流程、普及金融知识等举措,进一步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帮助新市民安居乐业,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针对从事各类工作的新市民,公司推出个人和团体意外伤害险产品,无论是在建筑工地上辛苦劳作的工人,还是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外卖骑手、快递小哥,一旦遭遇意外事故,都能获得相应的保额赔付。截至2024年10月末,为34家小微企业609名新市民提供了意外伤害保险保障,累计保费收入10.5万元,累计保额1.6亿元,累计赔付支出3.68万元。
考虑到新市民就医的实际情况,公司不断优化医疗险产品,推出“安享百万”医疗险,切实减轻新市民患上大病的后顾之忧;同时,针对不同养老需求的人群尤其是新市民,推出“太保易生福”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交费方式有6种,可以按月缴纳保费,也可以短至一次性交清、长至交到60岁。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微信“太慧赔”小程序,让新市民可以轻松在线上快速完成理赔申请流程,最快理赔款可当天到账,大大提高了理赔效率,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此外,公司组织员工开展保险服务进企业活动,向新市民介绍“惠浔保”等医疗保险产品,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章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