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积极贡献工业力量 ——访市工信局局长娄琦 2025年01月03日

  本报记者 朱曦薇

  “一个个重点项目落地开花,一批批新兴产业崛起发力,一项项先进技术打破国外垄断……第一天的‘看变化’,见证了九江经开区、瑞昌市、柴桑区、浔阳区竞相发展的喜人景象,展示出九江上项目、抓产业、促发展的火热劲头和无限潜力。”1月2日,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活动拉开帷幕,市工信局局长娄琦在接受采访时说,县域经济发展、区域竞争的起落沉浮,说到底,比的是产业。各地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带动关联产业,发展产业集群,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九江加快打造区域制造业中心增添了新动能。

  2024年,我市深入实施制造业“9610”工程,大力开展制造业攻坚行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体现九江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运行稳中向好,1~11月,工业用电量总量达202.03亿度,同比增长10.83%,其中制造业用电量总量168.68亿度,同比增长15.39%,以上总量和增速均位列全省第一。融合发展亮点纷呈,入选数字化转型、产融合作、北斗应用3个国家级试点城市名单。绿色转型动能焕新,14家企业入选国家绿色工厂,理文造纸、共青城高新区入选国家重点用水企业和园区水效领跑者,九江石化入选全国“无废企业”典型案例,心连心入选工信部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

  “展望2025年,奋斗仍是实现目标的唯一途径,我们更加笃定前行。”娄琦说,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工业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工信战线将进一步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在“稳”上下大功夫,按照既定的工业发展目标要求,抓好经济运行统筹工作;在“谋”上下大功夫,谋赛道、谋战新、谋项目;在“盯”上下大功夫,盯制造业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盯千亿园区、千亿产业、百亿企业等如期实现;在“服”上下大功夫,扶优扶强,为企业纾困解难。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区域制造业中心提供支撑,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贡献工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