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碳产业园

丰林工业新区

裕丰满蛋鸡养殖产业园

中国联通(江西)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

袁隆平祖居地颐园

县政务服务中心
过 超/文 徐浩儒/摄
博河奔流,回荡铿锵发展跫音;义峰耸翠,见证日新月异征程。2024年以来,德安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强工兴旅、绿色发展、城乡一体、幸福宜居”战略部署,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奋楫扬帆、笃行实干,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向上向好,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蓄势蓄能
展现实体经济活力
走进江西华远针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使用智能化生产线加紧生产一批准备销往海外的订单。在中控室的综控大屏上,成品产量、订单趋势、耗能情况等数据一目了然,只需要输入相应参数,不同类型的产品即可完成自动化生产。
“这一切的实现都有赖于纺织服装‘产业大脑’。”华远针织行政经理王婷说。近年来,德安县纺织产业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建成全省首个省级纺织服装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纺织服装“产业大脑”驾驶舱1.0,实现产业数据沉淀超1000万条,服务企业30余家,接入企业50余家,设备接入超5000台,部署“小、快、精、准”数字化转型产品65款。该县纺织服装产业大脑成功入选2024年度首批省级“产业大脑”建设名单,纺织功能面料产业集群获评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纺织服装是德安县首位产业,目前全县共有纺织服装规上企业64家。为延伸产业链条、增强集群效应,该县组建首位产业招商团,常驻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地和产品集散地,开展敲门招商,与意向客商建立“一对一”专人服务对接机制。2024年12月16日,九江市纺织行业协会落户德安,为德安纺织服装企业搭建起更加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
事实上,首位产业招商团只是德安县“26+1+1”招商新体系的一部分。该县围绕“5链2群”,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商会招商、资本招商、以商招商等。与此同时,深入落实九江市制造业“9610”工程、“三大攻坚行动”,接续实施招商项目“双强攻”、制造业“5210”、“制造业攻坚”行动,打出工业强县组合拳。
对现代制造业来说,绿色智能无疑是评价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德安县实施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扩量提质增效工程,华旸等4家企业获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认证,华远等2家企业获3A级两化融合贯标认证,富煌钢构、英利能源新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万年青智能制造大数据平台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国科、亿荣等12家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南方粘扣等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九方织造等4家获评省级节水型企业。全国首个园区第三方治理模式的“五统一”项目正式点火,创新印染指标暨污染物排放指标动态管理模式,全力打造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添光添彩
释放文旅融合热力
“我叫袁隆平,江西德安人,在德安县城祖父修建的颐园里面,有我无忧无虑的童年……”2024年3月17日,由中共德安县委宣传部参与出品的广播剧《禾下乘凉梦》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播出。该剧讲述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发现”稻种、“磨难”坚持、“突破”难关、“圆梦”成功的人生故事。2024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入选名单,《禾下乘凉梦》位列其中。
德安县人文荟萃,拥有“义门陈、袁隆平、万家岭”三张名片,各类民俗传说更是数不胜数。该县发挥优势,引进中国非遗戏曲博览园、中国戏剧文学学会戏剧文化产业研究院,承办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推动文化消费提档升级。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德安县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抓手。义门陈文化产业园非遗馆运营,穿越古今,赓续文脉,打造“两个结合”的样板。“一粒种子公园”开园在即,隆平精神生生不息。万家岭大捷纪念园争创民革中央党员教育基地,打响“鼎足而三”的抗战品牌。德安古镇全面推进,庐缘小镇获评江西省特色小镇,远洲庐境酒店正式运营,五星级标准赋能城市品质“蝶变”。
在2024年6月发布的全省百县(市、区)文化和旅游竞争力排行中,德安县进入第一方阵。
求新求变
注入改革开放动力
步入德安县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升级后的智慧大厅,通过科学划分办事区域,让群众可快速到达相关业务专区。智能化的超级柜台和综窗辅助收件系统,加上专业化的政务服务队伍,构成了全省首个智能“安心办综窗”。
“我们在全省首创智能‘安心办’综窗,窗口数由原来的20个减少至8个,单项业务办理时限提速50%以上,平均等候时长大幅减少,综窗业务办理更加高效便捷。”德安县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明说。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勇立潮头,改革者胜。2024年,德安县紧扣改革攻坚具体目标任务,全力推进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试点、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等5个国家级、4个省级改革项目,新增国家级改革试点1项、省级改革试点3项。德安高新区深化改革工作入选《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探索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新模式、新路径,打造‘乡贤议事会’品牌”改革经验获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
德安处于上海5小时、武汉3小时、南昌九江1小时经济圈,素有“赣北通衢”的美誉,交通区位优越。该县着力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构筑起外联内通的开放格局。河东大道一期主体贯通,德武高速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全省首个跨高速钢梁顶推作业项目昌九高速德安南互通项目通车,实现“一园两区”周边高速互通口全覆盖。现代物流快速发展,道路运输协会正式成立,客货邮集散中心基本完工,“快递进村”覆盖所有乡村。
有质有感
提升民生保供实力
“现在我们看病不用再重复排队、重复检查,节省了大量时间。”在德安县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前来看病的冷先生对该县新推出的惠民政策给予了极大的好评。据悉,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24年8月,德安县启动实施在县级内二级医疗机构内实行“一次挂号管三天”及县域内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实现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在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的同时,改善了群众就医体验。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德安县优化公共服务、提升城市能级,一项项工程、一件件实事,持续为民生“加码”、让幸福“加速”。全力推进“5+2”就业之家建设,开展招聘活动20场,新增城镇就业2311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693人。不断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五小新建、县三中扩建、县职业中专扩容等项目有条不紊推动。加大基层医疗保障力度,持续推进县医养联合体、县妇幼保健院、县综合托育服务中心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正式启用。全面推进城市功能品质再提升行动,上好佳路和九岭路提升改造工程完工通车,完成爱民社区等11个老旧小区和义峰社区、雁家湖社区2个完整社区改造。
与此同时,德安县持续巩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成果,深化“一网情深”网格化管理模式,打造“德润人心、法安天下”德治教化品牌。全面启动县级综治中心提升改造,将县综治中心等十大调解资源平台融为一体,按照“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的思路,推动基层治理从传统型向数字化转型。
做强做优
塑造现代乡村魅力
在裕丰满蛋鸡养殖产业园的中央控制室,一面15平方米的LED大屏上正动态展示着鸡舍的实时场景。屏幕中,一层层鸡笼排列有序、干净整洁,精准定量的饲料通过管道传输至饲料投放机,再均匀分散进每个食槽中,成千上万只鸡争相进食,看起来尤为热闹。
“智慧化养殖模式的变革,提升了传统养殖业的效率和品质,满足了市场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裕丰满负责人王军说,产业园打造了搭载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现代鸡舍,让蛋鸡过上了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有机生活。
作为蛋鸡养殖大县,德安现有蛋鸡存笼520万羽,年产鲜蛋10万吨。2024年,德安签约引进德丰园、沃德农等蛋鸡产业链项目,推动总投资3.3亿元的麻鸡黄鸡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顺利投产,培育夏小美蛋产品深加工企业,让蛋鸡产业链更长更强。
以“产业旺”促“乡村兴”。德安县用好“袁乡稻香里”区域公用品牌,大力扶持蛋鸡、菌菇、葡萄、水梨、莲子、菊花、茶叶等特色产业发展,德安鸡蛋、德安甲鱼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滋补类中药产品网络电商零售额跻身全省前五,食用菌科技小院入选2024年首批省级科技小院,江西趣美滋食品有限公司获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永德茶叶等6家合作社获评省级农民合作社,浔雲香茶业荣获第六届九江名茶名泉博览会特金奖。
学习借鉴“千万工程”,德安县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成村庄整治建设35个、打造美丽村庄10个、培育河东乡全域美丽乡镇1个,全县宜居村庄整治覆盖率达90.3%,德安乡村美景如画,更加宜居。
行进2025年,德安将乘着战略机遇叠加的浩荡东风,以更加豪迈的姿态、更加稳健的步伐,坚决扛起打造“三区两点一高地”的使命责任,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