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31日,中国(江西)第28批援突尼斯医疗队和第19批援乍得医疗队圆满完成援外医疗任务凯旋。我市选派的第28批援突尼斯医疗队队员、市一医院主治医师曾紫微、汪彬、主治中医师杨清槐、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肖晓华,第19批援乍得医疗队队员、九江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朱述浪随队回国抵浔。市卫生健康委、市一医院、九江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市中医医院相关人员和部分队员家属一同到昌北机场迎接。
在为期一年的援外医疗工作期间,我市选派的5名援外医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克服了当地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物资匮乏等诸多困难,认真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用汗水和心血书写着援外医生的责任和担当;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用心用情用力为当地患者解除病痛;做好“传帮带”,通过临床带教、讲座授课等形式,向当地医务人员传授医疗技术,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同时,经常性开展义诊等活动,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用仁心仁术架起中非友谊桥梁,赢得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市卫生健康委)
援外医生风采
杨清槐: 无悔奉献,温情守护每一位患者
在工作中,杨清槐曾遇到一位11岁小女孩,她双手长满二十多个寻常疣,严重影响了自信和心情。尽管护士建议转至突尼斯的首都治疗,但考虑到高昂费用及当地有限的医疗条件,杨清槐毅然决定为女孩治疗。经过细致沟通后,他决定用仅有的一台前辈留下的手持激光笔,分批次为女孩祛疣。经过两个月的不懈努力,女孩痊愈,并以当地最高的问候礼仪——贴面礼向杨清槐致谢。
此外,杨清槐勤勉尽责,多次牺牲个人休息时间挽救患者生命。一次,心血管内科皮肤科病人急需会诊,他立即打车从驻地赶往医院,详细诊察,体现了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杨清槐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得到突尼斯同事的一致肯定。杨清槐不仅是优秀的皮肤科医生,还是医疗队关键成员。他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不仅推动了援外医疗队工作顺利开展,还为促进中突医疗交流与合作贡献了力量。
汪彬:
让每一个患者眼见光明、心怀温暖
汪彬日常工作负责眼科检查,为求诊者提供诊疗服务。他每天上午门诊接诊超过80名患者,每月值12~14次夜班急诊。
当地患者大多生活困苦,汪彬与护士常常给予经济援助,不仅治疗身体疾病,还带去温暖和希望,促进中突友谊。他表示:“让患者眼见光明,心怀温暖,是我最诚挚的梦想。”此外,汪彬还向中资机构突尼斯梅莱格大坝工程项目部的中国人提供医疗支持,解决看病困扰。
10个月的援外经历让汪彬深刻理解了生命的意义,让他更加明白医者的使命和担当。他说:“我虽如流星划过,却愿照亮每个角落,用医疗知识照亮人们前行道路,用仁心点燃希望光芒。”
曾紫微:
将赤诚的爱留给突尼斯人民
援非期间,曾紫微曾救治了一名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他凭借精湛医术和丰富经验,成功将患者玛卜鲁卡从生死边缘拉回。患者苏醒后,高度赞扬中国医生如同亲人般的关怀。这次救治不仅是专业技能的考验,还是与死神的较量。
曾紫微认为,援外医疗不仅是治病,还是技术经验的传播。他每周查房时都会分享国内先进手术技术,在心电图教学日也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搭建起与当地医护人员间的技术桥梁,延续友谊。
此外,他还组织并带领分队开展义诊活动,惠及当地400余名居民和100余名儿童。在10个多月的援非日子里,曾紫微亲力亲为,从工作的方方面面践行援外医疗的初心。他不仅救治病患,还通过技术分享和义诊活动,将中国医疗的温暖与力量传递给异国他乡的人们,展现了医者仁心的担当。
朱述浪:
援非一次,无悔一生
初到乍得首都恩贾梅纳的第三天,朱述浪便不顾旅途劳顿,在骨科成功完成了首例陈旧性跟腱断裂修复术,手术结束时赢得同事热烈掌声,后期随访患者康复良好。随后,他又为一位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先进诊疗方案,术后患者迅速恢复行走。
2024年9月,朱述浪为一位38岁股骨头坏死患者成功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这是中乍友谊医院开展的首例此类手术。另一位股骨颈骨折患者因目睹了这位患者的成功康复,也要求做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同样取得成功。两位患者在手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地行走,两台手术均引起当地媒体的广泛报道。
鉴于乍得医疗人员匮乏,朱述浪通过建立微信群、翻译规范手册等方式,向当地医护人员传授骨科诊疗知识,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短短四个多月,他已完成手术110余台,门诊量500人次,为乍得培养“带不走的医疗队”作出了贡献。
肖晓华:
解除病人痛苦,是我们的职责
在突尼斯工作期间,肖晓华曾救治过一位因腰痛3个月、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的老年患者,当地医生建议手术治疗。因恐惧手术,患者慕名找到让都巴大区医院针灸科医生肖晓华。肖晓华根据诊断结果制定治疗方案,通过施以针灸、火罐、神灯及中频治疗仪,再配合口服药物,经过3天治疗,患者疼痛感明显改善,一周后疼痛感消失,后巩固治疗数次再也没有发作。
肖晓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帮助患者解除病痛,赢得了当地群众的称赞。同时,作为医疗队的生活委员,肖晓华还主动完成了分管的采购、帮厨、种菜、接待等后勤工作,受到队员们的一致好评。
这已不是肖晓华第一次参加援非医疗工作。2013年,肖晓华曾作为第20批援突医疗队队员,在位于突尼斯首都的马尔萨医院中国针灸中心工作过两年。一年多来,肖晓华在艰苦的环境中,为当地人民提供操作简便的中医药服务。她通过专业的医疗技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高质量地完成了援外医疗工作任务,为提高突尼斯的医疗技术水平、巩固中非友谊作出了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