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这一年 ——写在中共九江市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体会议召开之际 2025年01月08日

  匡庐之声

  编者按

  刚刚过去的2024年,九江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解放思想、向江图强,奏响了推动九江高质量发展的精彩乐章,本报今日重磅推出“感恩奋进这一年”长篇新闻述评,展现过去一年九江发展的新变化、新气象、新成效,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坚毅斗志迎接挑战,以奋进拼搏开辟未来,着力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九江篇章的新征程上再创辉煌!

  新年的太阳,真好!

  祥光满城,温暖如春!

  匡庐含笑,大江欢歌。青山绿水间,活力涌动;九江大地上,干劲冲天。

  2025年,这座奋进的城市在马不停蹄的“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活动”中开启新的序章,吹响了又一轮奋斗的号角。

  我们,沐光而行!

  这就是力量!

  回望2024年,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大家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无数劳动者、建设者、创业者,都在为梦想拼搏”“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一道经历风雨彩虹,一个个瞬间定格在这不平凡的一年,令人感慨、难以忘怀”,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解放思想、向江图强,是响彻九江大地的最强音。

  这是一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围绕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制造业、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三大攻坚行动”,加快迈出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坚实步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九江篇章。

  时间的轴线上,清晰地镌刻着我们砥砺奋进的印记。那里,有金戈铁马的奋战,有豪情满怀的拼搏,有活力四射的突破。在艰苦卓绝的奋进中,九江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火热进程,给人信心与力量,给人温暖与憧憬。

  当时光的竹篙轻轻回探,那些标注奋勇直前的征尘与荣光已经写在了九江大地、写入了时代进程。

  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这是一首激情澎湃的奋进之歌。

  回首过往,是向奋斗不息的我们最好的激励。

  回首过往,是向无限美好的未来最好的致敬。

  一

  大江潮涌,风正帆悬;笃定前行,不舍昼夜。

  “三大攻坚行动”,是关乎全局发展的“国之大者”,是实现九江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策,是实现九江人民美好生活的壮志之举。大力推进“三大攻坚行动”,是推进九江高质量发展的奠基石,是向着“九江明天”进发的助推器。

  为把宏大的“愿景图”早日变成“实景图”,市委全面加强领导,构建的“1+3”攻坚指挥体系高位推动“三大攻坚行动”。总指挥部由市委书记刘文华,市委副书记、市长蒋文定担任总指挥长,市委副书记黄强担任常务副总指挥长。3个专项指挥部分别由相关市委常委担任指挥长,人大、政府、政协等相关市领导担任副指挥长,相关市直责任单位为成员。各县(市、区)同步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架构。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聚力一起拼,2024年的“三大攻坚”战场热血沸腾,九江大地迸发出火一样的激情与干劲,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

  木求其长,必固其本;欲流其远,必浚其源。

  制造业是九江最厚实的家底,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

  这一年,我们勠力同心,加压奋进,坚定不移实施制造业攻坚,牢牢抓住制造业这个关键点,全面实施制造业“9610”工程,全面落实产业链链长制,围绕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等方面攻坚突破,努力构建起体现九江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心在一艺、其艺必工,断舍一身旧雪,擦亮一春云天。我们革故鼎新、真抓实干,坚韧不拔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转型升级新高地。加快石化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石化化工、纺织服装、有机硅、模具等“产业大脑”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数智新九江”品牌进一步打响。以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坚持分级、分类、分工施策,加速推进1708家目标企业数字化转型。

  超常规推动九江石化150万吨/年芳烃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创造了石化系统“九江速度”,迈出了“减油增化”标志性关键性步伐;有机硅、纺织服装产业大脑入选省级产业大脑;永修有机硅产业集群上榜中国百强集群;德安县德鑫纺织打造出“国内最先进、江西第一家”的数字化、智能化涡流纺车间;我国首艘千吨级新型智能科考船在湖口县建造并交付,船舶制造产业迸发新活力;巨石玻纤二期、琥珀新材料一期、星火有机硅“凤凰”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神华电厂二期、修水模具产业园、大湖塘钨矿暨钨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致广大而尽精微,厚积薄发。我们久久为功,笃行不怠,坚持不懈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一产一策”,通过做强龙头、做长链条、做优平台,全力推动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目前,电子信息产业迈入千亿“俱乐部”,2026年将超过1500亿元。

  德福科技“4.5微米锂电铜箔”、如洋精密“量子通信跟踪转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首艘商用氢燃料电池动力游览船“西海新源1号”顺利下水;国瑞重工等重大项目全面开工,星火“凤凰项目”、云威锂业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落户九江,新增省级技术中心33家,数量全省第一;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全省第二。

  ——抢先布局未来产业,“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我们脚踏实地、勇毅前行,瞄准全省“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生物、未来健康、未来显示、未来航空”六大重点发展领域,抢先布局了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低空经济、绿色氢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投资20亿元的中国电信鄱阳湖智算中心上线运行,开通了江西省首个算力调度平台——“息壤”江西算力调度平台,一期已建成推理和训练算力80P,最终将形成2500P算力;空中未来、京飞无人机、中航通飞短途运输、低空制造青创园等项目成功签约落户共青城市,率先在全省建成低空经济产业园,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追高逐新势如虹,持续攻坚战犹酣,江铜铅锌、心连心、德福科技3家企业营收迈入百亿元,为九江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