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百姓心坎 “道”出发展信心
丰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新渠道
——市人大常委会开设“局长通道”“代表通道”工作综述 2025年01月09日

  本报记者 黄梦如

  “我们在吸引人才跨江流动来浔、留浔方面推出了以下9项新的举措……”“我始终牢记人大代表的职责任务,牢固树立代表意识,认真履行代表职责……”2024年1月,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开启“局长通道”“代表通道”,市人社局等6个部门的负责人和丁冰等4名市人大代表亮相荧屏晒承诺、提建议。

  “局长通道”“代表通道”是市人大创新会议形式设立的特别环节,自2022年1月市第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首次开设“局长通道”以来,我市已举行“局长通道”3次6场、“代表通道”2次2场,17个市政府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和8名人大代表将一个个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硬政策”“好建议”传到百姓心间,收获了好评。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刻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内涵和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实践要求,聚焦群众关心的急事难事,拓宽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途径,为推动九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开启:回应群众关切多了“两大通道”

  三年前,“局长通道”首次在市两会上设立,“代表通道”随后推出。问及设立初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他们在基层调研时发现,尽管设立了各级人大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等反映问题的平台,群众还是希望能有更多方式听到政府部门负责人和人大代表的声音。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局长通道”“代表通道”应运而生。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第一时间草拟开设“局长通道”“代表通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任务分工,并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推进落实。市两会召开前,发布“我有问题问局长”征集公告,根据问题征集情况选定候选部门,确定参加“局长通道”人选名单后,要求有关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具体方案推进;参加“代表通道”的市人大代表经过梳理、向各地征集和审定多个环节选定,选定的代表均来自基层一线。

  一次大会,设两场“局长通道”,邀请6名市直部门“一把手”在采访区接受记者采访。短短几分钟时间,“一把手”们要把群众关心的问题讲清楚,消除社会误解。针对城市道路洒水的问题,时任市城管局局长的万辉就表示,除路面污染或其他应急保障情况外,上下班出行高峰期不进行洒水作业。

  一次大会,设一场“代表通道”,邀请4名市人大代表讲述履职故事,提出有关建议。(下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