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县: 党建引领“物业红” 绘就民生“幸福色” 2025年01月10日

  包 鹏 罗 鑫

  舞蹈、合唱、瑜伽表演、歌曲串烧……近日,在承风社区时代华庭小区举办的“草根”元旦晚会上,“民”星荟萃,掌声、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这热闹又幸福的小区生活场景正是修水县全面推进“红色物业”创建活动的一个缩影。2024年以来,修水县坚持把红色物业建设融合社区基层治理,厚植“组织有力量、服务有温度、邻里有守望、群众有感知”的工作理念,通过健全组织体系、强化监督评价、聚焦民生需求,探索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三方联动、多元共治”的闭环监督式红色物业治理新模式,切实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赋能,三级联动破难题

  “现在地有人扫了,车子也有位子停了,小区的事也有人管了,住在这里我们很舒心!”说起小区改造和引进物业公司后的变化,修水县西摆社区东盟佳苑居民徐光平由衷地点赞道。

  而在以前,东盟佳苑作为全开放式小区,处于无物业管理困境。西摆社区党委牵头成立了首届业主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党小组,引入市场化物业企业,开启小区治理新模式。

  近年来,修水县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物业治理难题,以“秋收红”书记领航项目为抓手,由乡镇、部门、社区党组织书记领题攻坚,成立了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党支部及物业企业党支部17个,逐步实现了城区138个住宅小区业委会(物管会)和党组织组建全覆盖;将城区无物业小区分成18个网格,通过组建18个网格物业管理委员会和党组织,选拔1617名散居楼栋长,选定2家市场化物业企业入驻无物业网格小区参与管理,建立健全网格协商议事、公共经费保障、物业服务监督评价三大保障机制,有效破解无物业小区“无人管、如何管、长效管”的三大难题,推动城区无物业小区治理蝶变升级。

  健全机制,闭环监督提质效

  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执行过程中还要有监督落实,才能取得一个好结果。近日,一场业委会规范履职满意度集中评价会在义宁镇举行。5个试点社区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就小区建设、物业管理等工作述职,社区党支部书记点评,与会人员测评,推动业主委员会在完善考核机制中履职尽责、服务群众。

  修水县坚持用制度规范、用机制激励,通过规范物业选聘,举办“红色物业”大讲堂,建立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机制,开展业主委员会规范履职“一考双评”、红色物业“三红”创评、“红黑榜”公示等方式进行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事前规范引导、事中联动督导、事后监督评价”的闭环监督物业综合治理机制。2024年以来,逐级选树了红色物业企业18家、红色业委会11个,淘汰物业企业5家、换届不作为业委会2个,全县物业服务满意率、业委会规范履职居民满意率得到大幅提升。

  聚焦需求,多元共治有温度

  健康义诊、眼睛护理、智能手机培训、亲子趣味活动……在修水县义宁镇恒丰花园小区举办的“公益集市”上,十几个“摊位”前人头攒动,各具特色的便民服务让小区居民赞不绝口。该小区于2005年交付使用,是典型的老旧小区。曾经,小区因为物业服务水平低、公共服务设施陈旧、环境卫生差等一系列烦心问题,让居民怨声不断。

  变化来自三个月前小区举行的一场“板凳会”。小区缺少娱乐活动、健身器材少、部分道路破损无人维修……收集到居民的意见建议后,恒丰花园网格党支部通过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联动”机制协商,整合网格包联单位、职能部门等多方资源,实施了举办公益集市、建设幸福食堂、增设健身器材等一系列民生实事。

  常态化组织召开“板凳会”,对“板凳会”上收集的问题,建立“小事商议办、大事协同办、难事派单办”网格党建“直通车”解决问题工作机制;投入200余万元建成40个小区“红色客厅”,保障小区居民议事、活动场所,筑牢小区居民的文化阵地;组建网格“红色蒲公英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发挥“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作用,推动县城管局率先“轮流坐庄”集中解决油烟污染、违章搭建等民生实事89件,举办公益集市、百家宴等具有小区“烟火气”活动300余场。党建引领下的“红色物业”,聚焦居民多样化需求,汇聚多元共治力量,不断延伸服务管理的内涵,用看得见的举措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基层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