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元泉
张家山地处庐山西麓莲花镇西部的蛇冈岭中段,四面环山,层峦叠翠,林木掩映,中间有一块狭长的谷地,与外面只有一条起伏弯曲的水泥路相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至今还住着30多户村民。
话说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游击队常常出没于这个小小的山村。张家山当年约有百来户人家。
中共抗日游击队经常活跃在这一带,宣传组织动员村民抗日自保。1938年秋,由百十号青壮年组成“抗日民众自卫队”成立,自卫队抱着与乡土共存的决心,与日本侵略者抗争周旋。
1938年农历七月,国民党薛岳兵团从沙河撤退,100多名日军荷枪实弹兵分两路进犯张家山,张家山沦陷,日军趁机占领张家山南面的山头——康家坡,对住在这里的陶家村村民90余人进行集体屠杀,只有22人从血泊中苏醒逃命,其他无辜的村民全被杀害,当地人称“陶村大屠杀”。
之后,日军又去康家坡西北的大屋康家行凶杀人。康家村有30余户人家,一天清早,日军进村,将30余名村民赶到稻田里,用机关枪扫射,顿时稻田里哀号一片,血流成河,少数重伤未死的,日军用刺刀杀死,现场惨不忍睹。
日军血洗陶康二村后,村民人人怒火中烧,大家清楚地认识到,不反抗也是死,不能坐以待毙,只有团结起来抗敌求存。于是村民们纷纷配合“抗日民众自卫队”严阵以待,抗击日军。
一天,一队日军试探来犯张家山,被自卫队哨兵发现,立即集合10多名队员埋伏射击冲锋追杀,日军冷不防吃了大亏,慌忙溃逃,自卫队首战告捷。
从1938年初至1939年春,鬼子三次进攻张家山均未得手,甚至还动用了飞机大炮进行轰炸。
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凭着一腔热血与日军进行殊死搏斗。张家山保卫战坚持九个月之久,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英勇抗日的壮歌,大涨了中国人的志气。
86年后的今天,当我翻开尘封的张家山抗战史、独自探访昔日抵抗日军保卫家乡的传奇山村时,不禁百感交集。漫步于陡峭的山路,似乎看到村民与日军殊死搏杀的场景。清风摇曳着树枝沙沙作响,似乎是被屠杀的亡灵在抗争呐喊……
苍松翠柏掩映的张家山,如今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楼房,生活平静安逸。看到这一切,我倍感今日祖国的强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圆梦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