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蔚 特约记者 黄安 本报记者 余超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2024年,九江经开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三大攻坚行动”工作目标,立足百姓关切,聚焦市民期待,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城市面貌不断改善,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全力为九江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贡献经开力量。
系统化全域建设海绵城市
寒冬时节、暖阳高照。在茅山头公园内,行人三五成群漫步,绿化带里乔木、灌木与花草和谐共生。市民王先生说:“茅山头公园的建设不仅增加了城市的‘海绵弹性’,也改善城区人居环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悠闲的场所。”走在富和新城二期人行道上,道路全部铺设了透水砖,低洼点做了下凹式绿地,并结合植物造景,点缀了成片的鹅卵石和景观石。富和新城二期保障房项目是我市首个新建类海绵住宅小区,该项目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建设小区绿地、透水铺装、生物滞留池等约2万平方米的海绵设施,构建出绿色生态高品质生活环境。
2024年,九江经开区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部署,成立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九江经开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行动方案》和《九江经开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要点》,明确新、改、扩建项目中海绵城市建设关键性指标和控制要求,并纳入土地供应、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等各环节,实现海绵项目规划建设的全流程管控。全年建设海绵城市项目27个,其中列入市示范项目4个。率先建设出口加工区尾水湿地项目、滨兴街道月亮湾完整社区更新提升项目及茅山头地下停车场项目等,坚持把环境绿化与海绵城市有机融合。实施弘雅花园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四中宿舍职大宿舍心悦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富和新城二期等项目,把环境绿化、管网改造、配套设施与海绵城市有机融合。实施京九路改造工程、八里轩与中辉外滩道路及护华路延伸线工程,解决了联盛快乐城周边和老农校等易涝点,将城市道路从雨水问题重要“诱发地”转变为雨水问题的首要“解决地”。
因地制宜打造完整社区
完整社区建设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聚焦人民安居切身利益、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的民生工作。2024年,九江经开区不断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补足设施短板、改善生态空间、塑造社区文化、打造城市形象等措施,优化社区服务能力,建设人人共享的完整社区,为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奠定基础。
“我们向社区反映多建设一些老人休闲和孩子玩乐的场所,没想到这么快就得到了解决。”家住鹤问湖壹号小区的孙婆婆满意地说道。九江经开区充分考虑社区短板并征求居民意愿,结合完整社区的共享理念,在八里湖完整社区的小区中间建设了综合服务公园,公园虽然不大,但凉亭、篮球场、滑滑梯、儿童游乐设施等一应俱全,可以供全年龄段居民游玩。同时,对武汉巷进行改造,优化了出行道路出入口,满足了周边居民“抬脚就到”的生活需求。
“在这儿逛一圈,基本什么都能找到。自己是越住越舒适、越过越安心。”在月亮湾社区,小区居民张南莲笑着表示,小区附近教育、医疗、购物、娱乐等生活配套设施都有,生活非常方便。“推进完整社区建设,一是补齐功能上的缺失,另一个是对现有的生活配套设施进行改造提升,让居民可在15分钟内解决日常生活需求。”九江经开区建设局工作人员说。
美丽举目可见,幸福触手可及。如今的九江经开区,城市品质提升了,功能更加完善了,“颜值”更高了,生活更加舒适了,破茧蝶变绽芳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正逐渐变成美好现实。2025年,九江经开区将一以贯之地高度重视民生工作,从小处着眼、从实处入手,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强担当办好今年各项民生实事,让群众在平常生活中感受一点一滴的变化,用实干实绩实效答好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