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之龙正青春 ——龙城镇20名大学生加入舞龙队传承民俗文化 2025年02月25日

  石蕾平 黄 琪 文/摄

  春节期间,彭泽县龙城镇狄公湖社区内热闹非凡,一支由大学生志愿者加持的舞龙队正式成立。他们积极排练、精彩游龙,成为社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奏响了传承地方民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春乐章。

  “舞龙这一民俗在社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近年来面临着传承人的断层危机。大学生志愿者们就像一场及时雨,带着朝气与知识走进社区。我们希望借助青春的力量,重新唤醒舞龙的活力,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扎根。”狄公湖社区负责人杨的毛谈及组建舞龙队时,眼中满是期许与自豪。“这不仅能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也搭建起社区邻里间情感交流的桥梁,让民俗文化成为凝聚社区力量的纽带。”

  据了解,狄公湖社区舞龙队共计42人,其中有20名大学生志愿者。他们积极响应社区号召,1月13日起开启了为期半个月的训练。其间,肌肉酸痛、关节疲劳,甚至小伤小病都伴随着每一名舞龙队员,但他们用毅力和信心与之较量,不断突破自我,在训练中收获成长与进步。

  乙巳蛇年农历正月初六,狄公湖社区舞龙队在县城巡游表演。前方,大锣鼓的阵列威武雄壮,鼓手们身着传统的服饰,神情专注,挥动鼓槌的动作充满力量与节奏感;锣鼓后面,一场巨大的金龙舞开始了。龙身金光闪耀,鳞片闪闪发光,身躯蜿蜒曲折,腾空飞舞;龙头随着队员们的动作不停地摇摆,龙尾也跟随着起伏,龙仿佛真的活了过来。此时,欢笑声、喝彩声此起彼伏,龙舞和锣鼓的合奏仿佛在预示着新年的红红火火。孩子们在舞龙队伍两边欢呼跳跃,老人们则微笑着用手机记录下这一刻的喜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参与其中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也在这场文化之旅中收获满满。汪浩然同学兴奋地说:“起初,我对舞龙仅有模糊的印象,觉得它遥不可及。但当真正握住龙杆,跟随长辈学习一招一式时,才慢慢感受到舞龙这项传统民俗活动中藏着的无尽智慧与魅力。从排练时的精研细磨,到舞动游龙之际与队友的心有灵犀,我深切体悟到团结协作的魅力。每一次出行,皆为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那沉甸甸的使命感,时刻激荡着我的热血。”查得理同学也补充说:“这次到社区参加舞龙实践,让我触摸到家乡文化的温度。看到居民们脸上的笑容,听到老年人讲述舞龙的往昔,我深知肩负的责任。这不仅仅是一场表演,更是文化接力,我愿用青春守护这份传统,让更多的人了解舞龙民俗活动。”

  高光频现。在农历正月十二举行的彭泽县长江文化民俗踩街活动中,狄公湖社区舞龙队的大学生们辗转腾挪的舞龙身姿,赢得了市民的热烈掌声与阵阵喝彩。他们每一次灵动的跳跃、每一个有力的回旋,更是将龙城之“龙”拼搏奋斗、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眼下,狄公湖社区舞龙队的大学生们已陆续返校。临行前,他们相约下一个假日还要回来训练,用灵动的身姿续写民俗传承新篇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区这片土壤中枝繁叶茂,绽放时代光芒。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可以预见,传统民俗定能在岁月长河中源远流长,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