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供应畅 科技更智能 2025年03月17日

  央媒看九江

  3月16日,《经济日报》4版稿件《农资供应畅 科技更智能》,单条报道了九江市各地抢抓农时,科技赋能春耕备耕,全力保障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供应畅通,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全年粮油生产和农业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经济日报记者 刘 兴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江西省九江市各地抢抓农时,一派繁忙。在彭泽县,江西心连心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械轰鸣。公司副总经理郭玉中说,为满足春耕用肥需求,公司生产线24小时运转,日产尿素2600吨、复合肥1900吨。

  “秧好一半禾”,育好秧是增产的基础。在湖口县武山镇,江西省佳禾上品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育秧工厂十分忙碌。经过填入基质土、喷水加湿、播撒稻种等工序后,在机器臂的精准操作下,一个个成型的育秧盘整齐叠放,等待送入暗室催芽。

  “整个流水线只需3名工人作业,每天可育秧600多亩,比传统育秧方式效率提高了20多倍。”公司副总经理游彩霞介绍,公司与多所科研院校合作,建立标准化育秧试验平台,秧苗质量一年比一年好,受到种植户的青睐。

  目前,九江市春耕所需的各类农资准备充足。截至3月3日,全市储备化肥5万吨、农药700吨,农膜700吨、水稻种子350万斤,农机具5000台(套)。同时,全市123家集中育秧中心单季集中育秧能力达44万亩。

  走进永修县马口镇的江西汇融数字农业有限公司,多光谱无人机正对周边田块开展航测。“收集到的数据经过智能分析处理后,系统会针对不同田块墒情、秧情,开出个性化‘良方’。”公司总经理温长生介绍,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传感技术,只需手机上打开智慧农业系统,就可以对农业生产的耕、种、防、收实行全流程监控,实现“手机种田”。(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