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讯(袁少华 叶青 特约记者郑文斌)春寒尚未完全消散,永修县的春耕备耕却已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智慧农业”借助科技,为春耕描绘出一幅崭新而美好的画卷。
在永修县马口镇的江西汇融数字农业基地,育秧大棚内一片繁忙景象。基地负责人表示,如今“手机种田”高效便捷。今年,育秧工厂已承接周边1000余亩农田的春耕订单。言罢,他拿起手机展示“手机种田”的奇妙之处。只见其在App界面轻轻滑动、点击,育秧大棚里的遮阳网、保温卷帘、控温控湿系统、灌溉系统等便精准运行起来。
原来,今年基地迎来了一个智能高效的“得力助手”——智慧农业系统。该系统借助人工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对育秧大棚各项功能设施的远程监控与管理,既提高了秧苗的成活率,又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江西汇融数字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温长生满怀信心地说:“我对早稻育秧充满信心。早稻育秧惧低温,有了智慧农业,就能精准控制温湿度,大幅提高秧苗存活率,还节省人力。以往,必须专门安排几个人在此值守,现在不必了,所有人都能通过这个系统随时监控早稻育秧状况,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走进基地控制中心,一块大屏格外引人瞩目,眼前呈现出立体的农业地图。卫星遥感监测田块墒情,无人机巡田捕捉作物长势,土壤传感器传回氮磷钾数据……各项遥感技术如同神经网络一般,全方位、全流程覆盖农业生产。系统整合了56个传感器、5个物联网模块,采集的信息最终汇聚到智慧农业系统这个“大脑”之中。
这个“大脑”能够进行智能分析,从检测病虫害、自动诊断、开具药方,到跟踪监测、反馈预后,环环相扣,使病虫害防治从依靠经验判断转变为精准打击。
温长生表示,他们搭建农业智慧平台,依托物联网+传感技术,对农业生产的种、耕、防、收全流程进行监控,实现永修香米原料的全程溯源,确保香米品质安全,让大家都能品尝到可口香甜的大米饭。
今年春耕,智慧农业系统大显身手。下一步,永修县将继续探索智慧农业系统在农产品储存、销售、运输等领域的应用。
当人工智能、物联网与传统农事深度融合时,春耕便不再仅仅是季节的交替循环,更是一场效率革命与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永修的田野正孕育着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