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江花红胜火 2025年03月20日

  长江旭日 徐 锐 摄

  ■ 熊瑞芳

  万里长江波涛奔涌。滚滚江水奔腾到长江中下游平原,浩荡的江流变得宽阔。两岸绿野平畴,大河像一条浑黄的飘带,在潮平岸阔的沃野怀抱中蜿蜒逶迤。江流宛转绕芳甸,九江是闪耀在长江边的一颗璀璨明珠。

  站在高处眺望,对岸江汉平原田畴秀美,江北人烟稠密。波涛万顷的南岸,九江雄踞赣北,途通五岭,势拒三江,七省通衢的地理位置,江南人烟鼎盛。座座高楼林立,大桥飞架南北,道路四通八达,城乡纵横交错,一派江南好风光。

  一

  九江南屏庐山。紧紧依偎山脚的,是一片绿野阡陌的田园。“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片原野是渊明故里,也叫八里湖新区。八里湖古称鹤问湖,中国田园诗鼻祖东晋诗人陶渊明,与一湖明净碧水渊源深厚,陶渊明的祖上与鹤问湖的故事传说,流传广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湖的南面就是陶渊明的归隐地柴桑,渊明园及陶渊明纪念馆就在那里。田园故里,现在已蔚然成一片新区,也是一座新城。

  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满目荒寂的乡野。湖泊星罗,港湾密布,岸边杂草,地头野花,草深花浅,间或一些田垄、耕地、村落。野旷天低树,却不是江清月近人的怡人景致。

  1996年,京九铁路全线贯通,九江是这一交通大动脉的中心枢纽。昌九工业走廊应运而生,写意南昌九江两座城市间的经济带。“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昌九双核发展战略,藉九江北依长江东临鄱阳湖的襟江带湖优势,享三江之口扼守战略要冲的港口岸线资源的得天独厚。八里湖在长江与鄱阳湖交界处,东接老城区,西临赛城湖,南靠庐山,北濒长江,是九江崛起的排头兵,肩负打造九江新城的使命。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夙兴夜寐,风生水起,一座崭新的新城昂首矗立江畔。伫立八里湖大桥,举目远眺,浩阔的湖水扑面而来,阵阵湖风呼啸耳边,牵引视线跟随湖上耸立的一个个引桥墩,看大桥一路跋山涉水横跨江面长虹卧波虹起天地间。那是2009年与八里湖新区一同规划的恢宏建筑,连接赣鄂的九江长江二桥,“世界第七、全国第四、江西第一”的又一长江天堑通途。高高矗立江心的巨型桥塔,撑起斜拉桥万千钢丝,沉沉一线穿南北的磅礴气势,烟雨莽苍苍。

  如今,八里湖新区旧貌换新颜。高楼拔地而起,民居、写字楼、商业街、市政服务中心等,满眼的水乡名城,生态绿岛,文化乐园,人居胜地,蔚为全市行政文化中心、城市形象名片、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生态新区。每当黎明时分,朝阳的光芒洒照幢幢楼宇,形成一幅幅清纯剪影,俨然的水墨江南。旭日映红的湖面,如诗如画的水墨倒影,顿然叫湖水含秀。万顷碧波唤起庐山雄秀,匡庐无限风光。

  二

  九江简称浔,古称柴桑、江州、浔阳等。浔阳区是九江首善之区,人口密集,商贾如云,富庶繁华,历史深厚。甘棠湖、白水湖嫣然明媚,如两位佳人静静依偎在她身旁。那漫堤的梧桐,夹岸的杨柳,临湖的鲜花,赋予浔阳以明静典雅诗书芳华,更不乏车马辐辏,桑麻炽盛,烟火漫卷,人文昌隆。

  作为九江典型的老城区,三国名将周瑜点将台故址,粉墙黛瓦楼台亭榭,山头水色薄笼烟的烟水亭,泊于甘棠湖中;前身为宋明理学奠基人周敦颐创办的濂溪书院,近现代以来培养了五四运动学生领袖许德珩等天下英才,百年名校九江一中,都居于这一核心地带。这一方锦绣地,曾经的江边号子,伴着挑夫的脚步声,从长江码头一直逶迤到庐山脚下,旧时代生民的足迹,在老城区留下深深烙印,而新时代的跫音在这里也格外回响。

  甘棠湖畔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就是这方锦绣上的锦上添花,更上层楼。每次经过她身旁,总是禁不住多看几眼。

  庾亮路是一条老街巷,藏在最繁华的市井里,因纪念东晋名臣庾亮而得名。庾亮在江州建有庾楼,为江州十景之一,后人称为庾公楼或庾亮楼,白居易写下《庾楼晓望》,苏东坡写有《庾楼》。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九江被辟为通商口岸,在庾亮南路兴建法国天主教堂、同文中学、生命活水医院等,新中国成立后回到人民手中。1960年代庾亮路更名红旗南、北路,80年代复名。历史的烟云纷纷,两千多年岁月沧桑在这条路上走过,是一处洋溢着浓郁历史文化风情的地方。

  岁月风雨,斗转星移。几多年来,这片人流如织的街区,店铺拥挤,市声嘈杂,房屋鳞次栉比,街道高低不平,风景陈旧落后。庾亮南路拆迁改造列为全市重点项目,复旧饰旧,拆墙透绿。低矮的旧房被拆除,店面青砖素颜整齐美观。道路平整拓宽,香樟净植,雪松婆娑。树下一方方花圃鲜花盛开,四围青石方砖地面,一派舒适清雅而又生机勃勃。簇新的庾亮雕像,伫立在同文中学仿古围墙前,与不远处的能仁寺大胜塔遥遥相望,那是建于南朝梁武帝时代的佛教寺院胜迹。围墙饰以铜浮雕和陶浮雕,吸引人们的目光越过眼前的古色古香,瞩目校园的绿树红楼,这所革命烈士方志敏的母校,气象巍然,犹见20世纪的革命风云汹涌澎湃。

  老城新貌,集开埠文化体验街、都市休闲示范街于一身,明月清风的样子,令人赏心悦目,更耀眼夺目。改革的思想是神奇的,化腐朽为神奇;创新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日月沧桑后,让万象更新。浔阳此地,人杰地灵,山河名胜,气象万千。江边上,铁牛沉江存宝塔的锁江楼,傲然屹立,楼影锁江;《水浒传》宋江题反诗的浔阳楼,江南十大名楼之一,飞檐翘角,伟岸气昂;白居易《琵琶行》之琵琶亭,器宇风雅,余音绕梁;还有不远处的八一起义策源地纪念馆,即叶挺24师指挥部旧址,召唤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在湖口至江阴的千里渡江战线上,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

  三

  “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九江湖光山色,风光收半壁。天下“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的物阜民丰,稻谷、茶叶、蚕桑、鱼苗、竹木的九江货殖味道,在香透天下的富丽气色中,点染日新月异的九江秀色。九江,江西的北大门,江南的鱼米之乡,天下眉目之地。新的历史征程,九江容颜格外雄奇瑰丽,长江最美岸线城市一日千里,新时代的前进步伐日夜兼程,无可阻挡。

  晨光熹微,乘北去的列车过长江大桥。伫立车窗前,凝望朦胧江面,点点红亮,星星之火,美丽极了,那是江上渔火。大江流日夜,历史展长卷,时代赋新声。黎明的晨曦中,眺望东方地平线,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起,江岸九派长江的人间盛景,谱写长江雄浑大江浩荡的壮丽篇章,日出江花红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