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总工会推出系列惠企惠民举措 2025年03月21日

  (上接一版)重点抓好规上民企产改工作,新增产改示范点50个。安排100万元举办九江市“天工杯”劳动和技能竞赛,带动全市开展各类竞赛100场,岗位练兵10万人。推进大国工匠人才培育,联合人社部门积极推荐全国、省级大国工匠培育对象,每两年选树20名“九江工匠”。组织九江市首届职工“五小”成果评选活动,选拔50个优秀项目参加全省职工创新成果展示交流大会。

  提升职工生活品质 构建优化营商环境的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推进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工程。聚焦职工权益维护、劳动关系协调、劳动法律监督、劳动安全,坚决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运行九江市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工作部门协同机制和“1+1+N”工作专班机制,推动未建立部门协同机制的县级工会全部建立。有效运行“两庭两室”“三师一室”等职工维权平台,推进“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快速办理“12351”服务职工热线工单,积极化解劳动争议。开展新就业形态群体涉稳排查,实行排查月报和重点时节“零”报告制度。建立劳动法律监督工作台账,逐步规范全市劳动法律监督工作。

  推进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工程。聚焦服务职工、帮扶困难职工、帮助职工就业、关爱职工身心健康,开展“送清凉”“送温暖”活动,为2万名一线职工发放降温物资240万元,为5000名困难职工送去慰问款物450万元;通过工会常态化帮扶,使全市230名建档困难职工生活水平达到当地低保水平;安排500万元用于3000名一线职工进行疗休养;安排250万元为5000名一线职工和劳模进行免费体检;安排500万元开展“携手小康”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培训职工不少于5000名;安排150万元向1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2000名市中心城区一线环卫工人赠送互助保障;组织大型集体婚礼及婚恋交友活动20次以上,覆盖全市2000名单身职工;开办全市职工子女暑期托管班100个,惠及职工家庭2000个。继续做强“九江工惠·四季相随”公益培训品牌,全年为16万名职工群众提供600次线下免费艺术培训课程。

  加强基层建设 培育优化营商环境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

  推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工程。坚持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继续实施基层工会职工活动服务阵地建设三年行动,力争全年向基层工会补助资金占市本级工会经费支出的50%以上。全年安排2550万元用于加强职工活动阵地建设,包括全年安排1500万元奖补新建100个“职工之家”,到2025年底实现全市乡镇(街道)职工之家、省级以上工业园区职工之家“两个全覆盖”;加快非公企业、社会组织、村(社区)职工之家示范点建设,全年打造示范点45个以上;继续推动县工人文化宫建设,安排奖补资金800万元;安排250万元新建提升“智能工会驿站”50家。返还小额缴费工会组织工会经费330万元,受惠企业700家以上。

  推进强化工会自身建设工程。持之以恒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建强工会干部队伍,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要求。推动工会数智化建设步伐,加快工会系统DeepSeek应用,建立全省首个市级劳模平台——“九江市劳模管理系统”。加强全市工会创新案例发布工作,安排300万元奖励资金,对获评全国、全省和市级创新案例的每项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