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田信国 记者洪永林)近日,我省2024年度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揭晓,彭泽县探索科技小院助推乡村振兴新模式获评优秀案例。
近年来,彭泽县探索打造“小院共建、成果共享、利益共赢”的科技小院发展模式,建成国家级科技小院3家、省级科技小院2家、市级科技小院5家,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该县科协联合江西心连心、江西桃花源等龙头企业,借助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等平台优势,建立“政府引领、院企共为”一体化推进科技小院工作机制,搭建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的桥梁。通过技术引进、项目引进、课题引进等模式,吸引掌握关键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入驻科技小院,建立完善“教授专家、研究生、农业科技人才、本土种养能人”一级带一级的用才育才模式,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帮带,共培养县内科技人才14名,培训农户1.5万余人次。
通过联合共建单位,科技小院积极促进政府、企业、学校与农户的有机融合,实现“前院+后厂”的全产业链服务订单农业模式。科技小院联合高校科研单位在“前院”大力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攻关,“后厂”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工业化转化,将研发出的小龙虾钙片、系列彭泽鲫罐头、蔬菜专用肥产品等专利技术投入市场,有效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高效融合。(下转五版) (上接一版)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和农户出题、专家指导”的思路,科技小院团队聚焦成果转化,推动科普与产业相结合,针对性开展科普教育和示范推广,打通农技传播“最后一公里”。该县还紧紧围绕“一院一产,一产一品”主定位,聚焦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开展农业技术研究,有效解决农产品种养过程中,种养不规范、布局不合理、缺乏技术支撑等瓶颈问题,切实答好“产业升级”难题。彭泽县虾蟹科技小院在太泊湖金湖村、马当镇船形村等地,建立核心养殖户、样板示范田,有效带动全县50个农民合作社发展稻虾蟹综合种养殖面积10余万亩,每亩增收3000余元,1000多户困境家庭受益,真正实现“建一家小院、带动一个产业、辐射一片乡村”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