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英烈 传承红色基因 我市扎实开展“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 2025年04月03日

  吕 菁 张紫嫣 本报记者 包四华

  传承英烈精神,奋进伟大征程。清明前夕,我市以“六个一”活动为抓手,在全市大力开展“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引导和鼓励全市退役军人、青少年、市民接受红色教育和红色精神洗礼,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开展祭扫缅怀英烈

  3月24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城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干部职工、退役军人和烈属代表、扶贫联系点排山村的党员干部100余人,举行“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直播代祭扫活动。并在浔阳区革命烈士纪念塔前敬献花篮,缅怀英烈功绩,表达对革命先烈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哀思。

  在永修县革命烈士纪念塔、柴桑区赣北岷山红色根据地等烈士纪念地,县(市、区)党政领导带头祭拜先烈、擦拭墓碑。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市民纷纷来到浔阳区革命烈士纪念塔、九江市烈士陵园等地拜祭先烈。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祭扫及代祭服务1200余次,现场接待烈属和各界人士8万余人。

  情暖烈属传递爱心

  浔阳区人民路街道琥珀山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辖区烈属、复员军人张继兰老人在家中不慎滑倒,且其使用多年的拐杖底部磨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社区志愿者联合拥军企业九江市东方医院的志愿者,为老人送去一副崭新的拐杖,并细心调整到适宜高度。老人拄着新拐杖,不停地说:“太感谢你们了,你们总是把我们老人挂在心上。”3月以来,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工作人员及志愿者走进烈属家中,给他们送去温暖,为他们解决优待证激活、医疗随诊、环境清洁、祭扫服务等生活所需。在庐山市华林镇,烈士母亲宋火香握着来访人员的手说:“谢谢你们每年按时探望,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好了。”近年来,“新长征”退役军人志愿者们始终定期走访烈属、发放连心卡、和烈属“一对一”对接,让烈属享受“一次不跑”的服务。

  红色故事追忆先烈

  让红色故事口口相传。《余经邦:毁容为革命》《革命伉俪张朝燮和王经燕》《为民请命刘肩三》……一个个发生在九江红土地上的经典革命故事,正通过九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官方微信等网络平台向广大网友传播,诉说着九江英烈们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和不朽功勋。(下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