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岁月不改初心,真情守望英烈。烈士母亲杨桃花、参战老兵涂润深走进校园讲述英烈故事……红色热土上,一个个关于守护烈士英魂的故事在广为传颂。
线上祭扫告慰英魂
“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就能通过VR全景云展厅祭扫平台,沉浸式走进我市各级烈士陵园、纪念场馆……”九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推出的“云祭扫”活动一上线,就受到大家的一致追捧。只需打开九江市烈士纪念设施VR全景云展厅,修水县烈士纪念馆、九江市烈士陵园等13处省、市、县级烈士纪念设施全貌即可一览无余,还能随场景进行同步参观,内嵌网上云祭扫献花链接,方便广大网友进行祭扫。为丰富线上祭扫渠道,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官方公众号同步上线H5,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为烈士献花。在这些平台上,人们纷纷用文字祭奠逝去的亲人,寄托哀思。清明期间,九江市搭建网络祭扫平台50个,参与网络祭扫超15万人,直播代祭扫话题热度超3万人,网上敬献鲜花16万人。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清明前夕,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开展“追忆英烈功勋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座谈会系列活动。该活动在庐山市、湖口县、瑞昌市、都昌县等地相继开展,工作人员和烈属、退役军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座谈。庐山市烈属代表陈则宏在座谈中感慨:“党和政府的关怀让我们倍感温暖。”
用好红色“载体”,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九江小学八里湖校区四年级一班的课堂里,一位特殊的“老师”——84岁的参战老兵梅孝斌正以亲身经历为同学们讲述烽火岁月中的革命故事。作为“老兵宣讲进校园”活动的主讲人,梅老坚持传递红色精神,为新时代少年点亮信仰之光。九江市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充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宣讲员、红色故事宣讲员、老兵宣讲团等队伍优势,全方位、立体式地将全市烈士纪念设施“用起来”,将血与火的生死重托“活起来”。
集中迁葬科学管护
3月28日,庐山市在华林烈士陵园举行了一场庄严肃穆的零散烈士墓集中迁移安葬仪式,将三位散葬烈士集中迁至烈士陵园,让烈士们得以“归队”,在安息之地接受后人的敬仰与缅怀。通过举办集中迁移安葬仪式,不仅实现了对烈士墓的集中统一管理,更方便了烈士亲属和社会各界进行祭扫,同时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了尊崇英烈的良好氛围。
在瑞昌市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的烈士雕像前,英烈讲解员在介绍温仿桥等瑞昌籍英烈事迹的同时,向来访群众讲解瑞昌市烈士陵园落实《烈士褒扬条例》的主要举措。在烈属丁金花家中,修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烈属解读《烈士褒扬条例》内容。
崇尚英烈、关爱烈属是全社会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重温峥嵘岁月的应有之义。缅怀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是要秉承先烈遗志,将先烈参与开创、为之奋斗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