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桂孝树 记者洪永林)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追忆红色岁月,抒发爱国激情,清明期间,柴桑区港口街镇组织学校党员、教师和学生来到革命烈士熊圣纪墓碑前,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清明祭英烈红色寻访活动。
熊圣纪于1903年出生在柴桑区港口街镇熊家墩,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23岁的他担任九江地区党委书记,领导工农运动如火如荼。1927年,熊圣纪奉命率20余名同志赴南昌参加起义,却在九江火车站被叛徒出卖,为掩护同志撤离,他挺身而出,不幸被捕,不久在九江大校场英勇就义,与26名革命志士一同血染南湖。熊圣纪牺牲后,其忠骨几经迁葬,最终长眠于港口街镇栗林山。1983年,民政部追授他为革命烈士。2021年,柴桑区将其墓地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三次修缮纪念碑,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纪念活动中,特邀烈士家属熊修林老师讲述先辈的革命事迹,全体师生手持学生手工制作的环保菊花,依次绕行纪念碑献花,用最朴素最真挚的方式表达对英雄的敬意。同学们坚定地表示:“红领巾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我们要继承革命精神,做新时代的好少年,长大后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