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高地”到“行动指南” 2025年04月09日

  (上接一版)

  强化骨干培育,锻造思政教育“生力军”。在骨干培养方面,九江市总工会多管齐下。将思政课程纳入全市及各县(市、区)工会干部培训内容,提升工会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宣讲能力;为参加宣讲的劳模工匠提供一对一培训指导,打造一支以劳动模范、大国工匠、最美职工和高技能人才为主力的宣讲骨干队伍;适时举办全市“九江工人大思政课”宣讲比赛,挖掘和培养新生宣讲力量,为思政教育持续注入新鲜血液。

  推动多维联动,让思政教育既“出圈”又“入心”。结合重要任务和时间节点,“九江工人大思政课”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围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庆祝全总成立100周年和抗战胜利80周年等重要时刻,全年举办3场“九江工人大思政课”进校园、进企业、进新就业群体示范活动。同时,举办10场以上市级职工文体活动,不断强化广大职工思想政治引领。

  点燃红色引擎,激活本土资源,打造“行走课堂”。在教育实践阵地建设上,九江市总工会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依托“湘鄂赣省赤色总工会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入挖掘九江各地红色工运故事,引导职工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打造“都昌县红色工运陈展馆”“修水县工运史馆”等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让职工在实地参观、亲身体验中接受思政教育,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此外,鼓励高校、职业院校和大型企业与工会协同合作,共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工匠学院、校企合作基地等,共享红色工运阵地、工运史馆等资源,拓展“九江工人大思政课”教育实践的广度和深度。

  (转载江西工人报2025年4月8日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