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县: 党建引领谋发展 强村富民促振兴 2025年04月10日

  吴娣玲 曹开成

  “在家门口做事,有一份固定收入,比啥都强。”“村里抛荒的土地基本上没有了,都种上了稻谷、油菜、花生,我们还有租金拿。”近年来,都昌县深入实施“示范引领、强基固本”攻坚行动,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主线,以推动强村富民为目标,构建“1+3”政策体系,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坚持党建引领,拧成一股绳

  都昌县以村班子中期评估和村党组织星级评定为抓手,探索“集中培训+导师帮带+实践锻炼+擂台比武”全过程纪实培养,推动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基层一线锻炼成长。通过“五个一批”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采取集专题辅导、案例分析、现身说法、交流发言、实地观摩“五位一体”培训模式,建强“头雁”队伍。徐埠镇山峰村积极探索“一领办三参与”发展模式,组织3名年轻后备力量参与产业发展,通过支部统揽、做强特色、延链补链等举措,打造“山峰莲子”“新宇大米”系列品牌,2024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100万元大关。

  “受天气、市场环境影响,虽然去年茶叶产量受到影响,但得益于县里出台的好政策,总体上收益影响不大。”苏山乡合岭村党支部书记看着满山的茶叶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强化政策支持保障,集中力量攻坚。2024年,县委常委会研究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示范引领、强基固本”攻坚行动方案,围绕多元发展、政策保障、人才支撑、资产监管等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细化15项措施,同步建立“三个清单”,拧紧责任链条。34个行业部门出台细化举措171条,压茬推进落实,着力构建上下贯通、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为全域发展、精准施策提供有力保障。

  鼓励多元发展,铆足一股劲

  都昌县坚持规划先行、靶向发力,紧盯产业结构单一、增收渠道短缺等突出问题,科学制定都昌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规划(2024-2027年)和支持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杜绝“撒胡椒面”,重点支持资源禀赋好、市场前景好、带动增收能力强的特色产业。鸣山乡以党建联建为纽带,联合8个村、11个茶叶种植大户,成立江西和而共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高标准建设茶园4000亩,年产值超3000万元。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4.4万亩,油茶种植面积6.1万亩、小龙虾养殖面积17.4万亩,形成“两茶一水”产业布局,带动全县287个村集体村均增收2.96万元。

  “经过几年的努力,每个村都有主导产业,效益相对稳定。”都昌县中馆镇党委书记说道。中馆镇依托强村公司-长兴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整合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分散资源,以股份合作、联合经营等多种形式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叠加发力,9个村(社区)2024年度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达30万元,其中2个村(社区)超100万元。都昌县突出能人领办效应,着力建强村级集体经济“领办人”队伍,大力推广强村带弱村、联村发展,探索“飞地经济、资源利用、资产经营、股份合作、服务创收”等新模式,搭建“互学、互助、互利”平台,形成“以点带面”“多面开花”的生动局面。

  强化典型示范,凝聚一股力

  “去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得好,今年我们的奖励资金也增加了,现在大家都铆足了干劲。”北山乡松峦村党支部书记提及县出台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好政策,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为提高村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昌县出台“15%基础奖励+20%增量激励”的激励办法,树立“重实干、重实绩、多干多得、少干少得”鲜明导向。同时建立村级股份制经济合作社财务收支及监督管理办法,落实“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确保奖励资金发放依法依规。

  都昌县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评优评先重要依据,让村干部干有动力、争有目标,2025年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对18个村级集体经济先进村(社区)进行通报表扬。为更好激励村干部干事创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振兴,换届以来,选树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34个,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14名,组织开展全县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活动,评选10名“红色头雁”,营造了比学赶超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