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香来自苦寒中 2025年04月17日

  ■ 钟国桦

  今年回家乡过春节,宴请一位多年未见面、曾在老家乡镇任过职的资深老领导。他让餐厅服务员上了一小碟霉豆腐,并饶有兴趣地讲述从黄豆变成霉豆腐的制作过程,说看似简单,其实不易。又手指窗外怒放的簇簇腊梅,脱口而出:“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呢!”

  由霉豆腐制作,联想到年轻干部成长,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经过磨、煮、沥、压、切等一系列工序,黄豆变成一块块小豆腐。将它们置于透气的稻草或竹器上,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中发酵两周左右。经发酵后,产生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这是制作霉豆腐的关键环节。

  由此想到,现在不少年轻干部、大学生到乡镇一线工作,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他们年轻有文化,有活力。但大多刚出校门走上社会,经历阅历较少,思想相对单纯。能到基层经历风雨,实践锻炼,对他们的思想情感、作风意志乃至人生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自己在陕北7年插队经历,让他了解了国情,贴近了人民,真切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冷暖甘苦,培养了他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并有了最大获得:“就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身的东西。”多年的基层历练,为他之后走上高层奠定了坚实基础。

  豆腐块需要有合适的温度、湿度和氧气发酵环境,才能长出有益菌丝,分解豆腐蛋白质,这是产生优质霉豆腐的根本条件。年轻干部也需要经过基层工作“发酵”,了解百姓生活,体察民间甘苦,掌握底层实际,在与百姓打成一片,入身入心,情感交融过程中,使自己思想得到洗礼,心灵得到净化,三观得到校正,进而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打牢成长成才根基。这是至关重要的。

  豆腐块发酵长满菌丝后,需与盐巴、辣椒粉、花椒、酒曲等调料裹拌一起,才能制作出香辣咸酸、醇厚软腻的霉豆腐。没有这些调料的协同作用,则难以将普通豆腐,变成独具风味的特色产品。

  年轻干部成长成才,也需要经历风霜雨要的砥砺,品尝酸甜苦辣滋味,才能逐渐成熟起来。有的年轻干部在顺境一切皆好,加班加点、吃苦受累都可以;而遇逆境,则心烦意乱,抱怨哀叹。有的碰到问题就挠头抓耳,束手无策;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一蹶不振。个别的经不起名利权色诱惑,走向贪腐深渊。

  正如围栏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育不出参天树。不经风雨,何见彩虹!年轻干部应主动投身一线磨砺,到最艰苦的岗位去锻炼,到基层乡镇滚一身泥巴,脱一身嫩皮,尝尝汗咸味,闻闻泥土香,品品红椒辣。练就不惧艰险、勇挑重担、扛住压力、抵御诱惑的坚硬筋骨,真正做到挑战面前不畏难,问题面前不回避,挫折面前不低头。经过艰苦环境磨练摔打,淬炼坚定信仰,锻造顽强作风,铸就过硬品格,才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担当尽责,书写华彩篇章。

  与调料裹拌的豆腐块,还需放入装有食用油的容器里,再浸泡一两个月后,经过配料和气温的相互渗透,才能产生咸腻香浓的腐乳味道,且时间越长,乳香越醇,口感越美。

  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提高能力素质,积累工作经验,也需要一个过程。可喜的是,不少年轻干部能放下身段,不负韶华,甘于吃苦,勤勉奋斗,在基层干出一番事业。毋庸讳言,也有的看到基层现状与理想差距,初始的满腔热情减退,想着如何尽快离岗换位,远走高飞。有的身在基层心在远方,焦躁不安,不是思考着在基层学知识,长见识,练本领,而是与别人比舒服,比待遇,比进步。有的只想丰富一下个人工作履历,来基层不是真心学本领取经,而是当过客镀金。能力素质的提升,需要一定时间的学习积累。古人选文武大臣,要求“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以卒伍”,正是考察他们丰富的一线历练和经验积累。否则即便到了高层,处理政务、领兵打仗则可能纸上谈兵,贻误国事。

  有的年轻干部在成长中,总想走捷径,挤“快速通道”。有的上级领导出于偏爱,来个拔苗助长,结果欲速则不达,终因“发育不良”而难负重任。人才的成长,有其内在规律。能力素质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非一蹴而就能成,需要一些经历锻炼,也需要一定时间积累。基层是学习实践的大课堂,在这里会遇到各种各样情况和问题。年轻干部扎根基层,面对面地了解情况,处理问题,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有些是书本上学不到的。时间一长,就能不断积累各方面经验和专业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才干。因此,年轻干部要自觉在基层这个广阔天地里,经风雨,见世面,强筋骨。安下心来,脚踏实地,墩墩苗,壮壮根,吸取丰富营养,练就一身真本领,早日长成能为人民遮风避雨的参天大树,无愧时代使命,不负人民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