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策略 2025年04月21日

  本文以PEP新版三年级上册Unit3《Amazing Animals》Part B Start to read为例,探讨基于全景式学习的项目化作业设计,借助AI技术构建沉浸式作业情境,融合“五育”理念与新课标要求,设计预习、复习、拓展、探究等多元作业,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为“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改革提供参考。 

  设计背景

  围绕“Amazing Animals”主题,结合“五育”融合与AI赋能,将德育、智育、劳育、美育和体育元素融入作业设计,实现多元化育人目标。新课标强调“大观念”“学习活动观”与“教学评一体化”,AI全景情境围绕“动物”核心,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与思维品质,支持教师进行精准评价与指导。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AI全景式作业创新传统作业形式,通过趣味化设计,提升学习效率,减轻机械练习负担,实现“减负”“增效”的双重目标。

  设计架构

  通过AI全景架构,构建四维沉浸式体验,将作业分为“走进-认识-了解-保护”四个阶段,形成从全球到本土的动物生态链。预习阶段,通过AI照片墙和智能影片,激活学生的先前知识;复习阶段,结合七巧板拼图和虚拟艺术展,增强学生语言与空间思维能力;拓展阶段,将文学与科学知识相结合,通过《诗经》里的动物探索AI生物迷宫;探究阶段,开展生肖文化调研,绘制家乡野生动物地图。此外,打破传统学科界限,融合多学科,实现语文、生物、地理与英语知识的整合。同时,作业依据难度分层设计,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确保全员参与;构建“过程+结果”的双维度评估体系,AI技术提供实时互动轨迹记录,结合个性化反馈与成果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开展活动

  走进野生动物——预习感知类。在预习阶段,借助AI技术打造野生动物园照片墙。学生通过观察不完整的动物照片,猜测名称,并使用句型“Look! It’s a/an……”进行练习,帮助他们建立理解基础,提升学习兴趣和观察能力。

  认识野生动物——复习巩固类。复习时,学生进入虚拟野生动物世界,利用AI创造真实语境,完成作业。学生用七巧板拼出喜爱的动物,通过“What’s this?”进行交流,锻炼空间思维和语言能力;创作野生动物艺术作品并进行展示,提升动手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了解野生动物——拓展创新类。学生深入探索动物知识,寻找《诗经》中的野生动物并制作身份卡,培养阅读习惯。AI生成的迷宫让学生探索不同生态环境,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并通过思维导图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保护野生动物——探究提升类。学生深入探讨我国及家乡的生物多样性。利用AI打造十二生肖长廊,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家庭生肖调查,增进亲情联系;绘制中国野生动物分布图,增强动物保护意识。组织学生走进永修县候鸟小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鸟类特征,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及生态保护责任感。 

  基于全景式学习的项目化作业设计,通过AI技术构建沉浸式、多元化的学习场景,有效落实“双减”政策,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要持续完善AI情境的适应性与包容性,推动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为小学英语作业改革提供有力参考。

  (九江小学 左一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