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耐得封缸酒业有限公司
九江市耐得封缸酒业有限公司,是九江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公司拥有多项专利,并且通过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和HACCP认证,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彰显了雄厚的实力与卓越的品质把控能力。
公司核心产品——九江琵琶亭陈年封缸酒是一款深受消费者喜爱黄酒,不仅在本地享有盛誉,还获得“江西名牌”的殊荣。黄酒起源于中国,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作为低度酿造酒,它堪称东方酿造领域的代表,承载着千年的华夏酒文化。九江琵琶亭陈年封缸酒属于甜型黄酒,其甜度源于谷物发酵时自然转化形成的低聚糖和低聚果糖,天然纯粹,造就了别具一格的风味。
九江封缸酒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唐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传说与白居易紧密相关,他在江州(现九江)任司马时,对当地美酒赞誉有加,极大地推动了酒的改良与传播,其诗作《问刘十九》中提及的醅酒,便是九江陈年封缸酒的原型。这款酒的酿造工艺十分考究,原料选用优质糯米、纯净水源和特制酒曲,其中酒曲含有多种微生物,为发酵奠定基础。酿造时,先浸米蒸饭,将糯米浸泡后蒸熟再摊凉;接着进行糖化发酵,加入酒曲使糯米糖化并进行液态发酵,形成酒醅;最后封缸陈酿,将酒醅装入陶缸密封,置于阴凉处自然陈酿5年甚至更久,在漫长的时间里,酒体逐渐醇化,色泽转为琥珀色。它还采用分层取酒工艺,仅取中层精华酒液,保障了酒液品质的纯净与上乘。
九江琵琶亭陈年封缸酒早在1963年、1979年、1983年就先后被评为“江西名酒”“全国优质酒”“江西省优质酒”,之后更是屡获奖项,包括全国轻工酒类质量大赛金杯奖、首届中国黄酒节特等奖以及全国食品博览会金奖等。2019年,该产品更是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认可商标”。之所以被认为是黄酒中佳品,原因是多方面的——九江地处长江中下游、鄱阳湖畔,北纬30度黄金地带,水资源丰富且水质清澈甘甜,亚热带湿润气候又为酿酒微生物的生长和发酵创造了绝佳条件;其酿酒历史传承千年,技艺不断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酒文化与当地风俗习惯紧密相连,赋予封缸酒深厚文化内涵;传统手工酿造工艺,从选料、发酵到陈酿,每一步都严格把关,确保酒的品质。
耐得酒厂具备强大的供应能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使其拥有数百吨优质陈年封缸酒的储备,能够稳定地供应市场。政府也大力支持当地酿酒产业,出台扶持政策,将封缸酒酿造技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传承,2013年被认定为江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始人卢汪洋也被评为“陈年封缸酒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
(本报记者 黄梦如 整理)
永修县样式雷匠艺轩文创有限公司
永修县样式雷匠艺轩文创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2月,专注于“样式雷”文化相关的文创产品研发设计、制作销售,以及“样式雷”文化发掘与传播。
该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注册了“长班锁”“匠艺轩”“哲匠样式雷·商标”等系列商标,成功推出独具永修特色的“长班锁”系列文创产品,包括六六大顺国礼款、六六大顺益智款、平平安安国礼款等,以及“印象吴城·雁语归心”“印象吴城·长湖万象”“葫芦心语·福禄寿喜”冰箱贴等16款本土文创产品,让文创成为可以带走的风景。
长班锁,系为纪念“样式雷”始祖——雷发达而研发设计。“长班锁”应用了中国传统家具的倒角技术,对锁头进行了45度倒边处理,将“样式雷”logo和大国工匠精神镌刻其上,凸显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在精密装配中诠释中国智慧,极具教育意义。
该文创作品将榫卯结构原理与“样式雷”文化精髓融为一体。2024年,该公司参加第20届深圳文博会,“长班锁”吸引了众多流量,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和宣传。目前,“长班锁”已在全省20多个景区内销售,该公司所研发的系列文创产品已销售3万余件。
与此同时,该公司深入挖掘“样式雷”的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将榫卯智慧和工匠精神融为一体,在思政教育和文创产品上展示新质生产力之美。
开发的“辉煌样式雷·活化新质美”大思政课,在全省思政课评比活动中荣获市级一等奖和省级三等奖,在全县各中小学、社区等开展公益宣讲。2025年,该公司开设了“长班锁”现场体验空间、榫卯创新基地、“样式雷”木工坊、“样式雷”非遗学堂及大思政讲堂等,将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于社区建设和学校教育之中,深受学生及家长欢迎。
(胡传丰 本报记者 李涛渊 整理)
都昌县文明珍珠养殖有限公司
都昌县文明珍珠养殖有限公司的珍珠饰品犹如一颗璀璨新星,其珍珠饰品以惊艳之姿华丽亮相,唱响了“中国淡水珍珠之乡”的美誉,向全球消费者充分展示了九江特色消费品的独特魅力。
一直以来,都昌县文明珍珠养殖有限公司致力于淡水珍珠产业的发展,成功注册“鄱湖之星”商标品牌,并入选全省重点商标指导名录。2024年,该公司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全国金奖,这无疑是对都昌特色产业商标品牌建设成果的高度彰显,充分展现了都昌在特色产业领域的深厚底蕴与强劲实力。
都昌县文明珍珠养殖有限公司深深扎根于周溪镇百年珠贝的特色产业优势之中,巧妙地将珍珠养殖、特色产业、休闲观光、养生度假、研学旅游等多元概念相融合,全力聚焦并深化传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打造新时代三产融合发展的典范之地。为了提升珍珠品质与生产效率,公司从浙江诸暨引进先进的手术蚌嫁接技术,对小片筛选、制备、保养以及插片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精心操作。在“开蚌取珠”技术方面,更是购置了珍珠蚌自动剖蚌设备,逐步实现了从人工开蚌向机械自动化开蚌的华丽转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精准度与效率,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该公司的“珍”品好物,宛如都昌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瑰宝,带着都昌的独特风情与深厚文化,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们将为都昌农业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注入新的活力,让世界更加了解都昌,让都昌的特色产业在全球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本报记者 程 鹏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