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县: 社区服务“精细化” 幸福生活“具象化” 2025年04月30日

  周 莉

  “我们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保留了最低限度的办公区基础上,按照收集群众意见和需求,配置了活动室、书画室、医疗保健室等功能区。”德安县蒲亭镇义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叶萍介绍。这正是德安县社区精细化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前来参加活动的居民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舞蹈、书法、绘画……处处洋溢着其乐融融的景象。

  近年来,德安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精准对接需求、延伸服务触角、融合网格治理的方式,用心用情为群众抓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以社区服务“精细化”实现幸福生活“具象化”。

  精准对接需求,梳理服务清单抓实事

  掌握居民群众的意见、需求是做好社区工作的基础。桥东社区原来受制于场地原因,难以满足周边居民需求,居民反映较为强烈。河东乡党委积极向上争取,通过整合国有闲置门面等方式,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打造集党建共建、托管服务、助餐供餐、文体休闲、医养结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场所。根据社区摸排的情况,不少居民对暑期托管有着刚性需求,为精准解决这一需求,桥东社区开展了“红心护苗”暑期课堂,共有27名中小学生报名参加,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辅导活动,帮助孩子们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素质、提高自律能力,在暑期中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同时也有效解决了辖区内双职工家庭带娃问题,获得群众连连点赞。

  德安县为更加精准地掌握群众需求,组织各社区定期开展“敲门行动”,社区干部通过逐户上门面对面、心贴心的方式与居民群众交流,摸清摸准群众需求,截至目前摸排需求清单事项890条。通过精准梳理居民需求清单,并进行分类分析,实现精准匹配服务,全方位、多样化满足居民群众需求。

  延伸服务触角,凝聚多方合力办好事

  坚持多措并举,凝聚多方合力,是做好社区服务的关键。德安县各社区实行清单式管理,引导鼓励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等报名参与社区精细化服务,根据职能特长、服务时间、区域范围等建立精细化服务人员库。实施“订单式”服务模式,由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等群体“接单”,让服务更加贴心和高效。义峰社区年老体弱人员较多,去医院多有不便,群众意愿较为集中,通过社区派单,由县卫健系统党员组成的“德小健”团队进行接单,在义峰社区开展“上门诊疗”服务,通过集中活动,共服务义峰社区300余名群众,高质量地解决了群众需求。

  今年以来,德安县共推出系列公益服务项目50余场,惠及人群5000余人,包括免费健康体检、法律咨询、子女教育辅导等,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切实把群众关心关注的事情办实办好。

  融合网格治理,聚焦矛盾纠纷解难事

  推进网格化治理,是实现社区精细化服务的有效路径。德安县坚持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沉入网格,完善“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组织专职网格员深入小区,随时反馈小区内的大事小情,及时向社区党委报告并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德安县工业园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蒲亭镇工业园社区东蓬怡苑小区一位高龄独居老人家厨房地面渗水,同时由于年龄太大、行动不便导致无法清理污水,家中积水严重。在了解到是由于水管堵塞导致油垢污水反流到厨房后,网格员帮助独居老人清理油垢污水,同时联系改造方对水管堵塞问题进行疏通,帮助独居老人彻底解决这一“难事”。

  德安县组织70名专职网格员组建“社区小管家”队伍,负责牵头在服务小区组织召开“调解议事会”,推动解决居民的各类疑难问题。自精细化服务工作开展以来,排查出矛盾风险点70余处,成功化解疑难问题53起,逐步实现社区治理高效化、居民服务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