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勋国
栀子花开时,“龙舟时间”开启了。
5月的九江,万物葱茏,生机盎然。
这个5月,九江文旅的爆款非“龙舟赛”莫属。
在这个激情四射的季节,人们期盼已久的九江文旅·2025“庐山杯”长江经济带龙舟邀请赛将于本周六在八里湖新区蔡家湖开桨,来自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江西省各设区市及九江市各县(市、区)的37支队伍将在这里上演一场盛大的“水上盛会”。九江市各县(市、区)的代表队参加地方组12人龙舟200米、500米直道赛,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江西省各设区市的代表队参加公开组22人龙舟200米、500米直道赛。
这是九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与中华传统民俗的又一次浪漫邂逅。
龙舟赛是一项蕴含着浓郁民俗文化色彩的体育活动,兼具中华传统文化和体育竞技之美。赛龙舟,不仅是一场水上竞技,更是九江传承传统文化、激活城市精神内核的重要载体。在龙舟竞渡中,选手们齐心协力朝着目标奋勇前行,展现的是同舟共济、顽强拼搏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生动诠释。同时,龙舟赛与端午习俗紧密相连,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福。伴随着船鼓的激昂奏响,传统与现代的旋律在古今之间产生共鸣,人文景观与自然美景交相辉映,让每一位参与者都尽享运动与文化的交融之美。
九江龙舟文化源远流长,长于大地、顺于时令,源于劳作、寓于生活、世代相传。
大江大湖环抱,境内湖泊纵横,九江这座长江黄金水道之畔的“山水名城”,天生便与龙舟运动有着不解之缘。这里的人们依水而居,世代延续赛龙舟之俗,在挥桨击水、劈波斩浪间锻造了九江人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力量。早在唐宋时期,九江便有“浔阳江面端午赛舟祈丰年”的民俗记载,清代《九江儒林乡志》里更是记录着“乡人每夏五月,必斗龙舟”的热闹场景。1887年的上海《申报》刊登《浔阳竞渡》一文中,“南门外甘棠湖有竞渡之戏,计龙舟十余艘,于初五日午后枞金伐鼓,争夺锦标。一时旗翻映日,浪细喷珠……”的描述,将当时九江赛龙舟的热闹场景鲜活呈现。这些历史记载,不仅是文字的留存,更是九江龙舟文化代代相传的见证。
龙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千百年来,厚重的九江龙舟文化积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成为九江人心中的龙舟情结。当代,九江赋予赛龙舟习俗更为丰富的内涵。九江1992年和1993年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屈原杯龙舟赛·中国庐山杯国际龙舟邀请赛和“炎黄杯”世界华侨华人龙舟系列赛闻名遐迩,这里的人们将对生活的期盼与激情倾注在一方龙舟之上,令龙舟竞渡成为一座城市综合实力、协作精神的具体呈现,化作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
九江龙舟文化,在一代代的传承中愈发生动。
赛龙舟,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在新时代续写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篇章。2023年,“全民健身 幸福九江”迎端午龙舟赛在八里湖国际水上运动中心举行;2024“庐山杯”长江经济带龙舟邀请赛在南门湖举行。如今的八里湖、南门湖、甘棠湖等水域,碧波如镜、岸线蜿蜒,既承载着“端阳竞渡”的古老记忆,更成为龙舟竞技的天然舞台。以舟为媒,龙舟赛不仅让龙舟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符号,更是成为构建合作与发展的纽带,推动内联外通和价值导向有机统一,实现市场经济和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从历史的深处划来,龙舟一路争流、破浪,将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融于一体,塑造了个性凸显、特色鲜明的地域龙舟文化形象,愈发焕发出新的光彩。
当下的九江,踔厉奋发、活力澎湃。
如今,龙舟赛既是九江人民奋力追求美好生活的见证,也是九江人民团结一心、向江图强的精神纽带,更是这座奋进的城市创新实干、奋勇争先的文化图腾,成为九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新名片。(下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