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孔 颖
初夏时节的九江,香樟将街道染成一条流动的绿河。八里湖新区蔡家湖,碧绿的湖水如同一块被风揉皱的翡翠,静候着八方来客。
5月17日至18日,九江文旅·2025“庐山杯”长江经济带龙舟邀请赛成功举行,40支来自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江西省各设区市及九江市各县(市、区)的龙舟队同台竞技,共同感受龙舟文化的魅力,共同领略九江的城市之美、生态之美、和谐之美。
舟飞如箭疾,鼓震似雷狂。这次水上盛会是继3月的九江马拉松赛后,九江举办的又一场重大体育赛事。这场赛事不仅向社会各界呈现了一场安全有序、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展现了对“端午赛龙舟”这一国家级非遗民俗的活态传承,更以体育为桥,串联起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共饮一江水,同护母亲河”的情感共鸣,提升了九江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了群众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九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以水的灵动、山的坚韧,书写新时代的活力篇章。
一水同舟 在劈波斩浪中赶超跨越
在两天的龙舟时间里,这场中国传统的“速度与激情”点燃了整个九江城,蔡家湖中众桨齐飞裁碧水,湖边岸边喝彩隆。
5月17日9时许,蔡家湖沿湖围满了前来观赛加油的市民。在公开组(22人)龙舟200米直道预赛的起点线上,6艘龙舟一字排开。修长如箭的舟身、高昂的龙头、翘起的龙尾,一艘艘龙舟在朝阳下闪闪发光。
号令一下,龙舟齐发。划手们应声而动,桨叶齐齐入水、翻飞如蝶,激起层层浪花,水面顿时裂开6道白痕。
岸上人声鼎沸,人山人海。前来观赛的观众们纷纷占据有利地形,拿出自己带来的“长枪短炮”。孩童的尖叫声、观众的加油声、湖中央传来的鼓声,此起彼伏。娃娃们骑在父亲肩头,伸长了脖子,生怕错过了精彩瞬间。
龙舟竞渡,用时短者为胜。无论是22人舟还是12人舟,鼓手、舵手、划手缺一不可。划手们所处位置虽不同,但都要求队员动作高度同步、整齐划一,一条舟一条心。
鼓点阵阵浑厚有力,口号声声振奋人心,蔡家湖沸腾。呐喊声、掌声、鼓声交织成一曲热烈激昂的交响乐。“太激烈了,划龙舟太有氛围感了,气氛太棒了!”王翔带着一双儿女前来观战,却比孩子们还要激动,嗓子都喊哑了。
“去年龙舟赛我出差在外,所以错过了比赛,今年说什么也不能错过啊!”当周建军看见划手们个个奋力划桨,格外激动,“让人感受到了运动员们的热血。”周建军直言被划手们一往无前、顽强拼搏的龙舟精神所震撼。
一湖碧波 在龙舟竞速中揭开面纱
九江向来以江深水阔、河湖纵横著称。近3年来,九江中心城区连续举办赛龙舟活动,举办地从八里湖、南门湖等水域,转移到今年的八里湖蔡家湖。场地的变换对外展示出九江开展龙舟运动所具备的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也折射出九江河湖生态治理的新成效。
龙舟赛对水域有着极高的要求:需在静水水域,赛道中不能有水草等其他障碍物,水下不能有暗流。这些高要求,无疑是对一座城市治水能力的考量,也是对一座城市绿色发展理念的检验。
作为八里湖的湖中湖,蔡家湖湖面开阔,平均宽度达500米、长度1000米,水位平均深度约为4米,赛道区域平均水深3米,是龙舟竞技的天然舞台。
在本次赛事技术代表、江西省龙舟协会秘书长袁昌眼里,蔡家湖水域条件优越,水质优良,场地便于赛事组织和群众观赛,赛事硬件标准全国一流,为选手们提供了极佳的竞技舞台。
在这个如诗如画的水域赛龙舟,对许多九江本地及远道而来的划手们来说,都是一次无与伦比的享受。
“我们的划手都反映九江的水质很好,水密度也很合适,划起来的时候不挡水、阻力小,是个适合赛龙舟的好地方。”上海市青浦区龙舟协会会长朱晓芳,已经是第二次带队来九江参加龙舟赛,“去年是朱家角镇龙舟队,今年是盈浦街道队。”
大部分参赛队都不是第一次来九江参加龙舟赛,宜春市代表队也不例外。宜春市代表队领队兼教练聂志强表示,蔡家湖两岸绿树成荫、水质清澈见底,比赛环境绝佳。“湖边还有菱角花,还能看到螺蛳,说明水质相当好,水的深度也很合适,我们划起来很享受。”
实际上,对不少九江人而言,蔡家湖是个有点陌生的水域。不过,借助举办此次赛事,这个碧波荡漾的湖中湖让所有观赛市民、游客有了全新的认识,今后将成为九江一个新的标志性休闲娱乐场所。
“这里的湖水真的很清,我刚沿湖观赛,发现这里睡莲开始冒头,水底有小鱼小虾,还看见了一只乌龟趴在石头上。”发现了蔡家湖这个宝藏之地,九江人魏杨表示,今后要多来这里散步游玩,“九江可不止八里湖、南门湖、甘棠湖!”(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