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赏樱 2025年05月22日

  ■ 钟国桦

  暮春四月,应原部队老首长的盛情相邀,我们六七位老战友偕家人,从四面八方汇聚江城赏樱。

  老首长年逾八旬,仍保持军人身姿,腰板挺直,精神矍铄。1985年他从野战师领导岗位转业,回到家乡汉阳工作,对武汉三镇的历史、文化、景点等再熟悉不过了,曾写下《江城桥》《江城花》《江城戏》等系列散文,发表在公众号上,也算是为我们提前做了一番攻略。今天,又兴致勃勃地领我们去赏樱。

  武汉赏樱,四月上中旬为佳期。然今年武汉是个暖冬季节,异常气温催生樱花提前了一个月绽放。而突如其来的几场春雨,又使樱花缤纷落英,提前谢幕,让人不免有些遗憾和惆怅。

  原打算去武大珞珈山赏樱,那是著名的赏樱景点,闻名遐迩。它有70多年历史,据说1937年日军侵占武汉,早期种植了28株樱树。随着日本战败投降,所种樱树陆续死亡殆尽。现在的樱树,为国人精心栽培,有上千株,10多个品种。每年三四月樱花盛开时,有全国各地的数百万游客,慕名前来打卡。今年因气候变化,那里的樱花早已凋谢,我们便转而来到东湖樱园。“这里与日本弘前樱花园、美国华盛顿樱花园并称为世界三大樱花观赏之地。有150多亩,上万株樱树,60多个品种,应该会让你们更惊喜。”老首长一席话,让刚才的一丝遗憾惆怅瞬间消失。

  一下车,一座高大恢宏的大理石牌坊上方,镌刻着“世界赏樱胜地”几个深绿大字,与悬挂一起的“相约春天赏樱花”大红横幅,相映成趣,格外醒目。我们在这里合影留念,尔后持身份证进入公园。武汉市对年满65岁以上老人很照顾,参观景点、乘坐地铁公交一律免费。入园后,沿着小路,跨过一石拱小桥,一片特大的粉红色樱花林便呈现眼前,树树相连,簇簇相拥,如云似霞,如诗似画,似乎走进了一个世外桃源梦境中。那绽放的樱花,让人目眩神迷,如痴如醉。现如今,很多城市公园、街道两旁、生活小区都种有樱花,但樱树如此之多,樱花如此之美,花势如此之盛,我是第一次见到。世界赏樱胜地,真是名不虚传啊!

  来到一株大樱树下,满树的樱花开得如火如荼,千娇百媚,争妍斗艳。那层层叠叠粉红花瓣,好像少女的裙摆;那金色花蕊,犹如少女的头饰;满树滔滔涌涌的樱花,仿佛是一群婀娜多姿的少女,跳着优美舞蹈,热情欢迎远方来客,令人流连忘返。

  此时园内,已是花如海,人如潮。花溪湖畔,樱花树下,人头攒动,有端着长枪短炮的,有拿手机的,摆弄各种姿势,纷纷拍照留影。

  我们沿石径缓缓前行,经过一片如梦如幻般的樱花林。在路的左侧,有株樱树花已全部凋谢,树底下和路面上铺满了粉红色花瓣。据随行的人介绍,这是早樱,花开得早,也谢得早。树枝上只有嫩绿叶片,和花瓣谢落后存留的花梗、花托及花柱。树下没有了刚才拥挤观赏的人群,游客匆匆赶往前面那片盛开的晚樱,不在此停留,仿佛这些落花的樱树不存在般,颇显孤零。

  我慢步走近,驻足观赏。这棵樱树有两层楼高,主干有水桶般粗,枝干壮实,树冠犹如一把巨型遮阳伞。阳光透过细嫩叶缝,洒下斑驳光影,与地面上层层花瓣交相辉映。可以想象,在一二十天前,它一定如晚樱般繁花满枝,绚丽烂漫,吸引八方来客。如今,脱去了华装,仍昂然挺立,雍容大气,含笑迎客。

  三三两两游客从一旁走过,它不再被关注,不再被人争赏。它似乎并不在乎,不焦不虑,心静如水,怡然平淡,开心快乐。渐渐茂绿的樱叶,携伴着那些花梗、花托、花柱们,随风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不时有些晚樱花瓣,也随风飘落过来。

  我久久伫立,思绪随花瓣飞扬。对樱花凋谢,虽感惋惜,它并非凄美诀别,而是壮丽新生。樱花纵是绚烂,花期仅有半个多月,唐代诗人李商隐也曾感叹“樱花烂漫几多时?柳绿桃红两未知。”它烂漫的时光确是太短了。但世上哪有常开不败的花儿呢?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它能在短短时间内,竭尽全力绽放自己的美丽,给世人奉献一场视觉盛宴,留芳人间,实属荣光,该受人尊崇。一位哲人说过:“生命的价值不在它的长度,而在它的高度和宽度。”何况,樱花凋谢,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新生的开始。从掉落那一刻开始,它化作春泥,肥沃土地,滋养樱树,为明年的绽放默默积蓄能量。在这漫长过程中,它需要经历酷暑严寒的更替,风霜雨雪的磨砺,还要遭受无人问津的冷遇。繁花的前面,必会有风雨相随;成功的背后,一定是汗水作伴。倏然,我对这株凋谢的樱树,心生幽微同情,继而又凝望良久。

  “花都掉光了,没啥看的,快走吧!”有人在催促。是的,我们是来赏樱花的。但没有树,哪有花呢!这世上,没有一朵花,一开始就是花。每朵花的美丽绽放,都要从种子、树苗开始耕耘,经历种植、发芽、生根、浇水、成长、开花等过程,它需要坚毅顽强地生长,经历风雨的洗礼,长时间的默默坚守与积累。

  我带着真诚的敬意,向樱树作别。明年,待到樱花绽放时,一定再来为你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