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浔(左),主持人方圆(右)在《清风热线》直播现场。

图为市城市管理局上线《清风热线》节目。

扫码看详情
主持人:方 圆
5月23日,九江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浔带队上线《清风热线》,围绕直播主题“以人为本,绣花般精细管理绣出城市品质”回应社会关切。
现场直击
直播主题
以人为本,绣花般精细管理绣出城市品质
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浔:近年来,市城市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的战略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推动城管工作向“绣花式”精细管理转型,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市政重点项目建设、城市环境卫生、水环境治理、文明城市创建、垃圾分类、市容环境整治、市政园林设施管养、防汛救灾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扎实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城市环境和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九江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中彰显了城管作为。
一是实施一批重大城建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品质持续提升。近年来,实施了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人行道海绵城市改造、园林景观改造、城市道路交通提升等一批重大城建项目,有效提升了城市功能与品质。今年,市城管局作为责任单位,局属市园林和市政公用设施管护中心作为建设单位的市本级重大城建项目有28个,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16个、续建项目12个,总投资约19.14亿元,有9个项目已列为今年市人大票决民生实事项目,为历年来最多。长虹东大道桥梁桥涵管养项目荣获了中国市政工程协会“2024年度市政工程最高质量水平评价”。
二是推进城市垃圾科学处置,城市环卫和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逐年提高。推行打造“干净城市”理念,深入推进全域保洁、深度保洁,中心城区四区实现市容环卫保洁市场化,实行卫生保洁专业处置;大力提升生活垃圾处置能力,全市建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3座、建有污泥和餐厨垃圾处理处置企业11家、建成具备大件垃圾拆解、筛分、打包能力的分拣中心8座;规范建筑垃圾处置,编制了《九江市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专项规划》,出台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实施规范及标准等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建筑垃圾管理。全市已运营的建筑垃圾分拣和资源化利用项目有17个,年处理各类建筑垃圾约150万吨;积极推广垃圾分类“2+1”模式,开展全过程分类试点工作,累计建设分类亭6090座,中心城区居民小区分类设施覆盖率达90%以上,公共机构垃圾分类投放设施100%覆盖。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跻身全国中等城市第二档。
三是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实施市中心城区“六湖九河”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建立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指挥部工作机制,组织召开协调会、推进会15次,发放提示函6份;针对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及市领导重点关注的水环境问题,开展现场督导问题整改180余次,处理各类水环境突发事件25起,督办了涉水环境案件6起;发现管网错漏混接、污水溢流等235处,“两河”(十里河、濂溪河)异常排口19处;推动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排水防涝、生态修复及水质提升等项目建设。目前,“两湖”综合治理已初见成效,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二期项目所有建设内容按计划于今年完成,我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和水环境治理将获得长足进步。中心城区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一期项目获评长江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我市“厂网一体”模式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推荐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及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机制建设工作经验”,并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现场会作经验介绍。
四是推动群众身边民生实事问题解决,城市宜居环境更加优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市民百姓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切实为民办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组织开展城市积水点和海绵城市改造,大力解决城市大雨内涝问题;及时维修破损坑洼路面,消除道路交通隐患问题;新增改建公厕,去年达38座,并推行智慧寻厕,解决出行如厕难问题;对中心城区约8000株行道树开展隐患排查,保护群众出行安全;开展绿地开放共享,加强口袋公园建设和公园升级改造,增加和美化城市居住休闲环境等,一系列举措使群众感受到身边越来越干净、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宜居。同时,持续提升园林绿化管养水平,对园林和市政设施实施精细化管养,推行城市道路网格化治理模式,着力强化市政园林小修快修机制,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平稳运行与优化发展,保障了城市运行持续稳定和城市景观持续美丽。去年,局属市园林和市政公用设施管护中心荣获全省园林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保障。我们将持续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实举措、更严标准,始终保持“咬定目标不放松”的毅力,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讲好九江城管故事,为九江加快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贡献城管力量。
直播互动
网络问题
“九江新闻广播”微信平台网友:濂溪区莲花镇庐山林语B区有座垃圾转运站,焚烧垃圾时气味难闻。之前说垃圾转运处站要搬迁,不知道什么时候搬?另外,垃圾一般是怎么处理的,都是焚烧吗?
市城市管理局市容科科长万国英:这位网友所反映的庐山林语小区附近大型生活垃圾转运站,是濂溪区的二级转运站,每天濂溪区收集的生活垃圾由垃圾转运车运送至此处进行压缩,压缩完后再运往九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去焚烧处理,该处不是焚烧垃圾的场所,在此跟大家先作一个解释。
由于濂溪区辖区内收集的生活垃圾全部运往该站进行压缩转运,垃圾量大,从而造成了空气污染。对此,市区两级城管部门高度重视,也采取了相应措施进行整改:一是要求运输生活垃圾的车辆必须密闭,不能“跑、冒、滴、漏”,不能影响沿途的环境卫生;二是要求转运站运营方加大消杀的力度,抑制垃圾气味,并对设备进行更新和改进,尽量减少气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对于市民所提到的关于搬迁的问题,前期濂溪区做了计划,但是出现项目选址难等问题,现拟对原中转站进行升级改造,通过更换升级设备,加装清风系统及喷淋除臭设备,并把中转站改建为全封闭式,达到垃圾气味不飘出站外的要求。该项目现正在进行方案设计。关于生活垃圾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一般是经过收集以后送到垃圾转运站进行压缩,再运到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后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则会被运到专门的餐厨垃圾处理处置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垃圾处理有着严格的管理要求,不能随意堆放、处置,须按照国家对各类垃圾的管理规定依法依规处理。
“九江新闻广播”微信平台网友:现在很多地方以城管局为主体成立了综合执法局,我们九江有成立吗?
市城市管理局法宣科负责人詹京薇:市城市管理局前身是九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原来主要承担市容市貌、违章建筑、户外广告、人行道机动车违章停放等城市管理方面的行政处罚职责。2019年进行了城市管理体制及机构改革,原九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改为九江市城市管理局,按照市区两级只保留一级执法的要求,2019年以后由各县(市、区)城市管理部门来承担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目前,市城市管理局承担的职责主要是中心城区市政园林、水环境、垃圾分类等城市运行相关管理工作,以及对全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各县(市、区)基本都有自己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部分条件成熟的乡镇也在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九江新闻广播”微信平台网友:九江是一座依水而建的城市,河湖众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河湖水环境,也开展了一系列水环境治理及提升工作。请问,后续如何进一步开展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工作?
市城市管理局水环境治理科负责人邹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工作。去年,市政府还专门成立了市长担任指挥长的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以持续开展中心城区水环境系统治理,目的是让家门口的河湖更清、更美、更安全。
前期,市城市管理局梳理了中心城区主要水系,包含赛城湖、八里湖、“两湖”(甘棠湖、南门湖)、白水湖、琵琶湖、芳兰湖六大湖泊,长河、蚂蚁河、蔡桥河、沙河、截流河、龙开河、十里河(濂溪河)、虞家河、五里河九条河流。同时还组织了专业技术团队对中心城区“六湖九河”水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梳理,编制了系统的治理方案。下一步,市城市管理局计划用三年时间,从“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四个方面,通过实施控源截污、管网改造、水系连通、水生态修复等一系列举措,使主要河湖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从而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六湖九河”水质。目前,八里湖新区排水防涝三期和蛟滩河生态修复及水质提升等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他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九江新闻广播”微信平台网友:中心城区近几年在对道路和小区进行管网改造,请介绍下目前中心城区管网改造进展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邹进:为进一步做好控源截污和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工作,市城市管理局持续在中心城区开展雨污分流改造。经过近7年的持续努力,新建改造管网805公里,修复管网77.5公里,完成小区雨污管网改造362个,中心城区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从2018年的28%逐步提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82%,在全省稳居前列。污水日处理能力也从2018年的17万立方米/日提升至目前的36.5万立方米/日。下一步,市城市管理局将重点在已经开展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补齐漏洞、强化管理,全面提升中心城区水环境。一是加快推进姚家洼、南湖支路等正在实施的水环境二期项目,目前水环境二期项目建设进度完成了85%,计划在2025年年底前水环境二期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完工;二是实施五里河、蛟滩河等区域的管网改造项目,持续消除中心城区管网空白区域,进一步改善中心城区“六湖九河”水质。三是优化管理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
“九江新闻广播”微信平台网友:“两湖”综合治理工程投资很大,目前水质为何还是不好,感觉没达到人们预期的理想状态?
市城市管理局市政园林科负责人 王辉:“两湖”综合治理工程属于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二期老鹳塘污水系统提质增效工程的子项,主要内容有“两湖”排水系统重构以及水生态构建、建设九江宾馆前的调蓄池及雨水循环中心、岸线及景观工程。当前工程建设已基本完工,处于水生态恢复过程中。经过近一年的水生态修复,“两湖”水质整体向好,近岸围隔区域内逐渐稳定的生态系统以及长江补水为“两湖”水质向好提供了保障。近岸围隔区域内水质监测数据整体已达到地表四类水标准,局部达到地表三类水标准。
现阶段市民反映的水质观感较差的部位,主要是环“两湖”溢流排口区域在雨后溢流导致的水质变差,影响了“两湖”整体水质观感,给广大市民带来治理后水质没有好转的错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两湖”是我市中心城区天然的调蓄湖泊,兼顾一定的防汛调蓄作用,在大雨天气,“两湖”汇水范围内的雨水经过雨水通道和溢流井溢流入湖,但是雨水通道内还是存在污染物淤积,经雨水冲刷有一定的污染物夹杂入湖,影响了局部水质,所以溢流口部位会出现一定的水质变差情况。
市城市管理局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理:一是加强“两湖”及管网的运维管理,安排40余人进行岸线保洁、水面保洁,开展打捞清理、消杀及导排处理。二是“两湖”补水常开,每天约2万方进水确保水动力,稳定水质。三是加快推进水生态修复工作,力争早日实现一湖清水。
“九江新闻广播”微信平台网友:昨天路过极地盛世名都小区时,看到有居民在自家顶楼阳台安放了楼梯上楼顶。楼梯就悬空在外面,四面没有防护,万一踏空了,一不小心可能直接摔下来,这是否属于违建?太危险了,希望城管部门关注。
市城市管理局城建科科长余前平:关于这位网友反映的问题,首先,郑重提醒,市民购楼、购房可能会遇到开发商在销售的过程中说送顶楼、送露台,这些赠送很可能是开发商的一面之词,并不符合相关要求,因为这些部位都是属于公共区域。其次,关于违建,其实危害是很大的,刚才这位网友也注意到了安全隐患,确实违建会影响安全,也影响规划实施。市城市管理局在节目后将立即与属地城管部门取得联系,现场核实,进一步处理。
“九江新闻广播”微信平台网友:我住在老城区的多层小区,家里最近打算装修,产生的瓷砖、涂料桶等装修垃圾体积大、搬运困难,而且小区没有专门的建筑垃圾堆放点。请问,这种情况是否需要到城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余前平:根据《固废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处理建筑垃圾,含装修垃圾,需要到属地城市管理部门办理备案手续。这位网友提到的问题确实在很多地方存在。关于这个问题,城区正在推行一些垃圾不落地的做法,比如:使用垃圾收集箱,这些收集箱垃圾清运车可以直接挂着拖走的。关于找谁运输的问题,市城市管理局一直在推进这项工作,各区城管部门都建立了建筑垃圾清运企业名录,名录在各区网站以及市城市管理局网站有公示,有联系电话、联系人,大家可以自行查询,也可以向当地城管部门咨询。需要强调的是,严禁将建筑垃圾交给私人清运,因为交由私人营运,垃圾运到哪里无从掌控,很大一部分是随意倾倒填埋处理,不符合建筑垃圾处理规范,会对土壤、水质造成污染。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工作向纵深推进,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已经纳入中央环保督察的重点。还请各位市民朋友支持、配合城市管理工作。
收听收看
及互动方式
广播直播
九江新闻广播FM90.0红调频
视频直播
“掌中九江”App、“云上九江”App、“听见广播”App
音频直播
微信公众号“九江新闻广播”、云听客户端、蜻蜓FM
联系我们
电话:0792-8124433
0792-8214433
登录“九江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留言提问
上线预告
5月29日,九江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泽浔带队做客《清风热线》,围绕直播主题“财润九江 政系民生”回应热点问题,介绍服务举措,欢迎收听、收看并参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