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夏的修水县黄沙镇李村村,九岭山脉云雾缭绕。走进九江大业牧业有限公司的智能羊舍,科技感扑面而来:五级电动卷帘随氨气浓度自动调节,黑山羊在热镀锌钢丝网上踱步,羊粪通过网孔落入发酵间转化为有机肥,反哺百亩牧草……这幅生态养殖画卷的背后,是九江银行以转型金融赋能传统农业绿色升级的生动实践。
绿色技术破题 转型金融护航
作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九江大业牧业有限公司创新“高床养殖+地下发酵+智能通风”模式,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每年转化有机肥1568吨。自主研发的氨气智能控制系统更让人工成本下降60%,用药量减少90%,其绿色养殖模式曾获“大国农匠一等奖”。
然而,先进技术需要资金支撑。“融资难一度制约着研发和市场拓展。”企业负责人黄列伍坦言。今年4月,九江银行工作人员在调研中发现该项目符合《转型金融支持经济活动目录(农业)》中“畜禽粪污综合减排”标准,立即成立服务专班,仅用3个工作日就发放了300万元农业转型专项贷款。该笔贷款创新引入碳减排潜力、联农带农成效等评估维度,配套支农再贷款政策,显著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联农带农增效 产业链条延伸
金融活水激活了发展动能。九江大业牧业有限公司依托“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年均培训养殖农户500人,带动百余户合作农户和50户脱贫户增收。目前,企业黑山羊年销售量达19876头,年产值6000万元,正加快推进农业转型金融项目建设。
“这笔资金让我们能安心做好‘羊文章’!”黄列伍表示,企业将深化绿色种养循环经济,为全省传统养殖业绿色化、智慧化转型提供范本。
九江银行负责人表示,从传统养殖到智慧牧场,从融资困境到金融赋能,九江大业牧业有限公司的蜕变印证了转型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提供了可复制经验。未来,该行将聚焦乡镇特色农业发展,持续创新产品与服务,书写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融共生的新篇章。
(阚欣 郭梦琪 记者 吴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