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阳光照进企业心田
以审判之力护航营商环境建设
——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郑红葛谈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5年05月29日

  (上接1版)2023年以来,共审结涉企商事案件1.5万余件,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059件,适用惩罚性赔偿案件7件,有效打击恶意侵权、盗版仿冒等不法行为。

  特别是围绕九江萍钢、庐山云雾茶、彭泽鲫等本地品牌,市法院积极构建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设立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推进“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协作模式,赋能地方产业创新发展。

  提升执行质效,兑现胜诉“真金白银”

  执行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郑红葛介绍,市法院大力开展“赣鄱利剑”“亮剑拒执”等专项执行行动,与公安、检察机关联动执行,加大对拒不履行判决、规避执行行为的打击力度。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共拘传、拘留被执行人262人,执行到位金额约6.7亿元,移送涉嫌拒执犯罪案件62件,立案19件,有效打出了声势、形成了震慑。

  针对企业“胜诉难兑现”问题,法院不断完善执行流程,优化执行查控、案款发放、终本管理等关键环节,推动“快执+善执”融合,最大限度兑现企业胜诉权益。

  强化破产审判,助力市场资源重组

  郑红葛表示,破产审判既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方式。市法院推动成立全省首个破产事务集约办理中心,与市商务、发改、国资等部门建立破产联席会议机制,有效解决“无产可破”困境。

  针对重大破产积案,市法院已成立“院领导包案+专班推进”机制,实行“一案一策”,推动资源盘活和资产流通,为城市更新和企业腾笼换鸟提供司法保障。

  深化普法宣传,提升市场主体感知度

  为提升企业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获得感”和“知晓度”,市法院常态化开展“院长接待日”“法官进园区”等活动,邀请企业家代表参观座谈,推动涉企纠纷走“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组织普法讲座、发布典型案例,打造“法润九江”营商环境法治宣传矩阵。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服务什么;企业担心什么,我们就解决什么。”郑红葛表示,全市法院将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升级,努力打造办事更高效、维权更顺畅、预期更可控的司法服务体系,为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提供坚强司法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