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壮大 乡村和美 农民富足 万企兴万村 共绘九江新画卷 2025年05月30日

  (上接1版)江西虾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永修县投资10亿元倾力打造中国·稻虾乡里产业示范基地,带动该县返乡创业者、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员等近万人就(创)业,其项目所在的三角乡村集体收入突破15万元,其中树下村、红旗村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这些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产业为纽带,将乡村资源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企业出资帮农的故事也在九江大地不断上演。九江萍钢钢铁有限公司在湖口县城山镇投入200万元,助力湖口县东庄乡团墩村建设水产养殖、蔬菜种植、优质水稻种植项目;九江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湖口县大垅乡马步村投入50万元建设蔬菜大棚;常宇化工投资20万元,帮助彭泽县黄岭乡芳湖村发展壮大现有的脐橙产业……这些资金如同“及时雨”,为部分村集体解决了“有资源没有资金、有想法没有办法”的问题,让乡村发展更有底气。

  民生为本 提升幸福新高度

  “万企兴万村”不仅要让乡村富起来,更要让村民的生活美起来、幸福起来。

  在修水县上杭乡棋盘村,一座“一老一小”幸福院成为村民们的温馨家园。这座幸福院的建成,离不开九江市福建商会的爱心助力。2024年,九江市福建商会捐资10万元,为棋盘村建设“一老一小”幸福院,内设棋牌室、图书馆、青鸟课堂、档案室、人大联络站等设施。自建成以来,这里热闹非凡,庆“重阳”、乡村治理宣传、跨年联欢、书香润上杭墨韵启新程、元宵闹花灯等一系列活动轮番上演,丰富了老人和小孩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村民们的生活充满了欢声笑语。

  近年来,我市众多企业和商会在全市“万企兴万村”行动号召下,积极投身于民生帮扶事业。湖口县富达公司和天赐高新材料分别设立500万元和100万元的公益基金;永修县华大工程有限公司每年投入2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今年春节期间,市直属商协会和各企业开展送温暖活动,捐款捐物达120余万元……这些爱心行动温暖着每一位村民的心,也为乡村发展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就业帮扶同样是民生工程的重要一环。行动开展以来,我市企业已为2万余名务工人员解决就业问题。其中,修水县大椿乡大椿茶厂带动2600余人就业,何市镇雅佳沁香茶业有限公司提供500余个就业岗位;彭泽县凯瑞利用村集体“小喇叭”宣传招工政策,组织农民到企业务工,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消费帮扶同样成效显著。九江联盛集团与各县(市、区)开展农商对接战略合作,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共青城市苏家垱商会将苏家垱龙虾、老母鸡汤等进行整合包装,让乡村美味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民企“以购代捐”“以买代帮”,有效解决农副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村企共赢共振。

  机制创新 探索帮扶新路径

  政策搭台,企业唱戏,村企共赢。

  自“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以来,我市精心部署,广泛动员,市级层面安排81家会员企业与94个村进行结对帮扶,全市已有529家民营企业与重点帮扶村对接,实现全市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对接工作全覆盖。作为连接企业与乡村的重要纽带,市属25家商会、74家乡镇(街道)商会也纷纷投身其中,在行动中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其中,九江市福建商会情系乡村文化,送图书下乡,为乡村孩子打开知识之窗,打造充满书香的“乡村书屋”;九江市南昌商会聚焦村民生活需求,在帮扶村建立“爱心超市”,让村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与关怀。

  为了进一步给村企合作搭建坚实桥梁,我市不断探索机制帮扶“新路子”。2024年,我市召开全市“万企兴万村”行动推进会,搭建“市领导+商会+乡村振兴点”平台,取得显著成效。其中,九江市福建商会与修水县上杭乡棋盘村签约6000万元的油茶种植项目,并向棋盘村捐赠10万元支持“一老一小”幸福院项目建设;九江市安徽商会先后两次深入彭泽县大港村调研产业帮扶项目;北京九江企业商会先后深入永修县、德安县结对帮扶村走访调研,与九江经开区签约投资15亿元合力打造“和谐双塔·幸福乡村”项目。华林特钢、善水科技被省工商联评为社会责任优秀案例,并编入《江西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全市11家企业被评为“2024年江西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领先企业”。

  从庐康中药谷的“一园五区”到油茶林里的“摇钱树”,从幸福院里的欢声笑语到车间厂房的忙碌身影,九江大地的每个角落都跳动着村企共荣的脉搏。随着“万企兴万村”行动的持续深化,九江这片红土地上,未来将涌现更多“企业壮大、乡村和美、农民富足”的生动样本,让产业兴旺的“引擎”更强劲,让生态宜居的“画卷”更绚丽,让乡风文明的“新风”更劲吹。